“七一”讲话为什么这么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呢?这是因为:
第一,我们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它的核心就是群众史观。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一再谆谆教导: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第二,这是党的90年历史的一条根本经验。我们党取得成功的经验很多,可以从不同层面分析。如果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党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源泉,那么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则是党取得伟大成就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胡锦涛同志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第三,这是针对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着意强调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毫无疑问,党的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没有党的建设的伟大成就,国家的发展进步就不可能有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新挑战。这就是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危险说到底,最根本的是脱离群众的危险。特别是在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的情况下,如果易发、高发的腐败势头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水可载舟,水亦覆舟”的古训,应当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鸣警钟。
怎么预防四大危险、迎战四大考验?除了加强其他诸多方面的努力外,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言,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记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二是必须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胡锦涛同志说得好:“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是充满了对人民群众深厚的热爱之情才能说出的话。共产党员有了这种感情,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做人民的孺子牛。三是必须真正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四是改进工作方法,“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每一个共产党员真正把人民放在自己心中最高位置,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不仅党的执政基础会更加巩固,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会增添新的活力。
第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充分表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是一句只具鼓舞人心意义的口号,而已逐渐成为我们党振兴中华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之后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他在3年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谈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时,重申了邓小平讲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的思想。这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上是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同步的过程。怎么实现它,只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是一个需要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不断接力奋斗的愚公移山工程。所以,“七一”讲话指出:“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也要靠艰苦奋斗去开创、去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