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聚集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人才问题。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自己还未出来工作之前就已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在党内造成这种空气。恢复工作后不断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他认为,全社会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们的科学技术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经济建设才能发展起来。江泽民在世纪交替之际就提出: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是人才问题。我们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十六大”报告,在邓小平讲的“三个尊重”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尊重”。即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充分说明我们党要同过去在“左”的思想指导下,那种不尊重脑力劳动、不尊重书本知识、不尊重优秀人才、不尊重发明创造的现象彻底决裂,也表明我们党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巨大决心。“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高度重视人才问题。
这次“七一”讲话,将过去对人才问题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强调人才问题关系民族复兴的伟业,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进步的战略支点,更加明确提出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次,强调这样的优秀人才,应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的。胡锦涛同志说:在选拔人才时,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具有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品质。再次,特别强调了大力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性。他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生的。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能否实现的根本大计。并且,“七一”讲话在最后寄语青年时,还引用李大钊讲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勉励广大青年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疑聚集了我们国家各方面的大批优秀人才。现在有8000多万党员,不好妄说我们党聚集了中华民族的所有优秀人才,但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能够说明我们党聚集了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优秀人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还需要聚集更多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使我们党更能体现它的先进性,更能发挥先锋队作用,成为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脊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