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最后十年

核心提示:以前我们对清政府的新政多是简单否定,认为清政府新政所为,无非是在拉拢立宪派对抗革命党,搞假立宪。任何政权都不会坐以待毙,它在危机的情况下一定要谋求应对,这是一种政治本能。就这点讲,政治上的自救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危机时自救所采取的行动是冥顽不化的负隅顽抗,还是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的应对。

对于清朝的最后十年,我想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重视清朝的最后十年;二是考察一下清政府最后十年所推行的新政;三是清朝的最后十年是成也新政,败也新政;四是对清朝的最后十年做一些历史性的反思。

为什么要重视清朝的最后十年

首先,清朝的最后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从1901年到1911年的十年,是历时268年清王朝崩溃前的最后十年,这十年是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为兆端,以“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告终,正好有两个大事件在头尾。清朝的最后十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早在19世纪中叶,李鸿章等一些人就已经提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来未有的大变局。放眼历史,可以说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历史都处在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转型过程当中,是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型。19世纪中叶,也就是鸦片战争时期,揭开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序幕,而我们最近三十年的历史巨变则可以理解为百年转型的高潮。按照这样的理解,我觉得中国近170年的历史,包含了这样几个关键性的转型时间段:1901年到1919年;1945年到1956年;20世纪最后20年直到今天。其中,1901年到1919年这20世纪最初20年影响深远,它包括了1911年清王朝崩溃,中华民国的建立,还包括“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2000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随着清王朝的最后崩溃而宣告结束,从此开启了共和国的新时代。从社会转型的意义上说,晚清最后十年是历史发展的关键性的拐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十年。

其次,清朝的最后十年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通常我们习惯于将晚清的最后十年放在辛亥革命的标题下讲,由此而突出孙中山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的主线,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样去梳理晚清十年的历史尚有缺憾。这样一笔带过的梳理法会使丰富多样的历史简单化,历史本来是复杂多样的,简单化会使很多事情不能得到合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在学术界开始有了变化。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这样的名言: 凡是合理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理的。恩格斯把这句话引申了一下,他说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这个命题可以变为另外一个命题:凡是存在的都是应当灭亡的。就是说在事物发展的过程当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从而丧失自己的必然性与存在的合理性,将会被一种新的现实的东西取而代之。由此,恩格斯认为黑格尔这个命题是肯定了专制的普鲁士国家灭亡的必然性。这当然是很深刻的,但同时我们仍然不应当忽略黑格尔原本那个命题的意义,即是在黑格尔看来:在特定的时间内,现实性的存在本身具有必然性。由此,我们不能仅仅强调复杂历史现象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而忽略其存在本身的那种现实合理性。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清政府已是命悬一线,但最终仍然延续了十年之久,而且这十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说明在这十年当中清政府的存在有着历史的合理性。辛亥革命的历史应该是包括清王朝和革命派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不去理睬作为前者的清王朝的存在,后者也不容易说清楚。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