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文魁:当前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2)

我对美国经济挺悲观。有人说奥巴马挺厉害,团队也很强,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克林顿啊?1992年克林顿上台时,美国经济处在一个谷底,然后慢慢好转,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这是美国的黄金时期。那么奥巴马行不行?这不是个人行不行,而是形势比人强,人再有能力也没有用。为什么我说美国经济增长是L型?因为美国经济有两个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第一,美国人支付能力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过去的几年里,美国人把支付能力全部透支了,人均信用卡负债约3000美元。几百万穷人家庭根本没有钱买房子,把这几百万人套牢还不要紧,问题在于很多有“毒”的次贷卖给更多人,把更多人扯下水。不管奥巴马注资几千亿美元,或是清理有毒资产,或是要把老百姓的欠帐撇掉,想要恢复支付能力肯定不是三两年的事。美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2007年最高达到71%,而中国是36%。美国经济增长靠消费,现在大概占到68%、69%,而美国储蓄率只有1%,我国储蓄率百分之几十。现在美国开始储蓄了,才上升到3%。美国人有的就是信用卡,高负债消费使美国国人支付能力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第二,新增长点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光有支付能力,没东西可买也不行。美国人什么都不缺,那还买什么?中国人许多都缺,农村人更是什么都缺。90%的城里人家里面有空调,而农村人只有10%有,所以有家电下乡。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还有许多人需要买汽车。而美国人新的增长点是什么?在90年代那一轮经济增长中,新的增长点是IT产业。一是技术有突破。互联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网络产品能够进入家庭,当时戈尔推动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功不可没。二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家家户户都能上互联网,从而促进了IT产品需求的旺盛,像笔记本、家用个人电脑(PC)等就是在那时成为大众产品,然后随着技术成熟,价格在下降,维持了十年的经济增长,而IT产业到2001年基本上就破灭了。之后,格林斯潘为了维持经济增长,避免经济快速下滑,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时利率非常低,通过过度宽松的的货币政策,把两个“市”搞起来了。一是股市,老百姓有财富效应,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愿就越强。于是,股市涨,人们就消费,但股市一跌就没有钱了,像花旗银行的股票从70多美元跌到90美分。虽然美国股市大盘跌得没有中国的多,但很多股票从几十美元跌到几十美分。二是楼市。房地产在涨价,买房的人就敢消费,2002年后美国经济主要靠房地产。现在这两个泡沫都破灭了,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形成,奥巴马政府把宝压在新能源上,但新能源和当年的IT产业是不一样的。当年的IT技术已经实现突破,而且形成大众消费产品。新能源技术突破并形成大众消费产品,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去美国考察过,燃料电池汽车还远不成熟,成本非常高。太阳能肯定不能作为汽车能源。现在就只有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得还可以,但这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革命性的技术是电动汽车,但它成为大众消费产品肯定还需要时间,两三年内还很难实现。在这个技术上,中国可能发展得更快。现在中国有些像比亚迪等企业的电动汽车的某些技术还较先进。但电动汽车要像一般汽车一样,充一次电能行驶三四百公里,这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由于没有支付能力和新的增长点,美国经济要恢复是很难的。

再看投资方面。有些人批评说,投资太多、投资浪费,应该发点消费券。甚至有些人建议,把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这都是些笑话,这些人连外汇储备的性质都没搞清楚。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同时也是负债。把负债分给老百姓行吗?国有资产分了,大家就能消费吗?消费不了,所以还要靠投资。温总理讲,中国多少投资都不算多。基础设施投资,广大的农村很多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道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别说农村了,北京五环外很多地方的设施就不行了。而在美国、欧洲,即使是偏远地方的普通民房都有下水道,污水通过污水处理企业处理,垃圾也统一收走处理。另一个重要的是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业发展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认为,2009年的房地产投资可能还维持低迷的状况。2008年房地产投资增长23%,2009年可能会降低。别看现在房子卖得这么好,房地产市场正在做三个月前钢铁市场做的事——去库存化,就是说房地产企业在卖产品,但不生产、不投资。现在房地产的库存还很多。北京市现在可售现房住宅套数将近四万套,可售期房住宅套数近九万套,加起来大约十三万套可售住宅。正常年份时,一年销售十到十二万套,高的时候达到十四五万套。按一年销售十二万套计算,现有住宅可以销售一年。当然,总是要有几万套的正常库存,别看三月份楼市销售非常好,但库存还没有降到正常水平,但三月底库存比二月份下降,这就是明显的去库存化。房地产企业不开工新项目,把已开工和已竣工的房子卖掉。截至2008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其中,空置商品住宅90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有人计算,要消化掉全部库存需三十个月时间。当然,库存不可能为零,否则房价就会暴涨。更重要的是,现在还有很多在建面积,在建面积一般是一年销售面积的三四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说可能2009年的房地产投资不乐观,新开工项目的投资可能会比较谨慎。

综上所述,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即使到了底,也是个小锯齿状的平底,在8%上下波动。那么这个平底会持续多长时间?我判断大概在两年左右,如果持续五年就该是L型,两三年就是U型。之所以我认为中国未来两年的走势是U型,是因为中国对新新三大件的需求还没有尽数满足。我在之前说美国支付能力的恢复、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都需要很长时间,那么这两个条件对中国来说都是现成的。首先,支付能力是现成的。截止2009年3月份,我国居民户存款约有24.75万亿,企业存款约20.6万亿,这些钱都可以用来消费。当然,这些存款是不平均的,少数人拥有大部分的存款。这就需要让低收入群体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总的来说,中国支付能力还是可以的。目前,人们可能在持币观望,再经过两年左右的积累,又会形成新的支付能力。其次,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衰退、消失。这新的增长点就是新新三大件——住房、汽车、IT产品,老百姓对这些东西的需求还存在,只不过现在要缓一缓,积压一段时间,再释放出来。分析经济数据一定要探寻其内在规律,数据的背后都有结构性因素。我国80年代那一轮高速增长是通过什么带动的?通过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些大众产品。90年代经济增长通过新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带动。2000年后出现新新三大件——住房、汽车、IT产品。每一轮高速增长都一定有支柱产业或者带动性产业,而且这些产业的产品一定要成为大众产品,老百姓能买得起,也就是新增长点和新支付能力。什么是新支付能力?例如,80年代买老三件的支付能力是百元级的,而90年代是千元级,现在达到万元级。为什么我国80年代时新增长点与支付能力两者能够重合?主要是农民富起来了,农产品产量、价格上升,特别是副食品价格放开。农村支付能力形成了,就来购买工业品,就使工人奖金提高,又促进购买农业品、工业品,形成良性循环。千元级、万元级的支付能力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居民收入、存款增加,而逐渐形成的。现有的支付能力还没有消耗掉,人们对新新三大件需求还没释放完毕,再经过两年左右的积累,人们的需求还会再释放。而美国的支付能力是摧毁性的。美国的消费支付,90年代是建立在对未来工薪收入的预期之上的;2004年、2005年起是建立在对未来财产收入的预期之上。但现在,一是工薪收入预期没有了。美国失业率达到8.5%,比一年前上升了两个百分点,这只是正规失业率。如果把正在打零工的人也算进来,达到近16%的失业率,而且这个数字肯定还会上升。也就是说,很多人建立在未来工薪收入预期基础上的消费支付能力就没有了。二是财产收入预期也没有了。还能指望美国房价、股价回到2007年的水平吗?这不可能,也许回到2007年水平就是他们未来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我不是危言耸听,中国股市可能几年之后就能回到6100点,甚至到10000点。而美国要再恢复到14000多点,不知是猴年马月,现在根本看不到。房价也一样,中国房价从长远来说肯定还是要涨的。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支付能力和新增长点得到再次释放时,我国经济又会步入新的一轮增长。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踩准节奏,特别是如果能在这两年期间练好内功,迎接下一轮高潮到来,那么很多企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

在产业升级中实现企业发展

由于经济走势不会是个V型尖底,市场不会一下就自行恢复,很有可能是一个较平的底,甚至现在还没有完全到底,还在寻底的过程中,所以国家还会继续采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政策。形象地说,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充足的“弹药”就是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52万多亿存款,贷款只有34万多亿。就中央将会采取的政策,我跟大家分析一下。在外需下滑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中央的方法是扩大内需。那么消费增速已经见底,中央虽然会采取扩大消费的政策,但刺激消费的手段比较有限,明后年很难有力拉动经济增长。中央已经出台了不少拉动消费的政策,鼓励购买汽车、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下一步能采取的有可能把汽车消费政策扩大到城市,或是扩大到1.8L甚至2.0L以上排量的汽车。现在汽车销售情况还不错,如果销售不好,我预计更高排量汽车的消费税有可能会减半,而更低排量汽车的消费税可能减得更多。另外就是住房目前的销售还比较旺盛,如果二季度或下半年住房成交率又降下来的话,那么可能需要更强有力的刺激购房政策,比如二套房信贷放开或税收优惠等。当前,大家对房地产业的看法是矛盾的。我认为,房地产产业发展是对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但房价刚下降一点,如果又把房价刺激上去,老百姓会有意见。所以,从这点来说,我个人判断,鼓励购车的政策比鼓励购房的政策更容易出台。当然住房在GDP核算中不归于消费,而属于投资,由于不是固定资产投资,我们把它当做大消费。

因此,更有可能被选为经济刺激增长政策的还是进一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现在我们百分之二十五六的固定资产增长率,虽然不低,但也不算高。温总理说,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很落后,增加多少投资都不为过,我觉得很有道理。固定资产投资还有更多空间发挥,如轨道交通建设、环境生态建设、产业升级投资都是需要的。特别是第三个方面,很多人不是很重视。未来可能出台更多的产业升级投资刺激计划。目前制造业投资还在下降,下一步应该稍微加快一些投入。制造业投资怎么投?是扩大产能的投资,还是产业升级的投资?我想应该是产业升级投资。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大的空间,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发展机遇。

我估计,下一步国家可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将包含产业升级投资。面对当前形势,企业的机会在哪里?企业应当在未来两三年内,在产业升级当中实现发展。经济下行,既是危也是机。

就短期而言,“危”并未完全过去。尽管经济有起稳回暖的迹象,很多人预测下半年经济就会恢复增长,甚至有著名经济学家觉得下半年会爆发式增长,这都有可能;但对企业来说,短期内保持谨慎是必要的。因为实体经济发展与虚拟经济、股票市场是两码事。股价也许一个月就能翻一倍,也可能一个月跌一半,这都有可能。而实体经济回暖没有那么快,一下子产量增长一倍,或是利润率增加一倍,或是销售量上升一倍,这是不可能的。一二月份,我国工业生产回暖了,但产销率在下降,一季度的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7%,而过去几年都在99%以上。工业不像股票市场那样,赚钱的机会一眨眼就过去了,它一定是逐步发展的,所以哪怕观望几个月也没问题,不要急急忙忙动手操作,短期要保持谨慎。

就中长期而言,我觉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三十年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我对这次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打击有个比喻:这一棒子打过来,把中国打得头脑发晕,把欧美打得内脏出血。大家说是头脑发晕严重,还是内脏出血严重?欧美一下换不过气来,中国一下子头晕。2008年11月、12月,我国企业惊慌失措,纷纷停止生产,清理库存,一下子晕了头。但过了一段时间,头脑就慢慢变得清醒、正常了。而美国,我在去年十一二月份时说,我不看华尔街。华尔街金融市场短期波动很大,今天六千点,可能一个月后是八千点,短期很难作出判断,而实体经济在一段时间内是有内在规律的,所以我不看华尔街,而是看底特律。我对底特律非常悲观,还包括五大湖区,这些地方是美国的实业基地。因此,通用汽车破不破产都无所谓,破产只是早一点重组、早一点杀出一条血路,能够凤凰涅磐;不破产,耗在那里损失更大。很多外资公司把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放到中国,不管是生产汽车的,还是制药、化工、IT产业,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升级之后,在几年之内,我们的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品牌、供应链管理等各方面都会上一个新台阶,就会缩小我们同欧美企业面的差距。当然,也希望欧美国家的企业到中国来,与我们一起共同实现产业升级。这样的话,几年之后,我们的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跟欧美国家的差距会显著缩小。现在,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是13%,美国是20%。别看美国是服务业大国,服务业占GDP百分之七八十之多,但美国13万亿的GDP总量使其制造业占了全球制造业的20%。我国GDP总量才4万亿,美国就是不增长还有13万亿,我们要赶上13万亿需要很多年,但我国的制造业渴望在五年之内超过美国。对此,我有信心,美国的制造业份额会下滑,中国会上升,可能五年后,中国达到18%以上,而美国低于18%。这难道不是我国企业三十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吗?我研究过亚洲金融危机,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企业来说,短期是“危”,中长期就是“机”。1998年前,很多企业的设备是六七十年代水平。1998年后,我国通过贴息等政策促进很多产业的升级投资。2002年之后,中国绝大部分的制造业技术水平、设备水平与欧美国家站在同一个台阶上。

那么,什么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完全是刚才讲的设备更新,也不完全是产业结构调整,不能说到产业升级,就不要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了,大家都去搞IT产品、搞飞机制造。这是大错特错,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更需要产业升级。很多所谓的高科技其实是低科技。IT产业中的电脑装配能说是高科技吗?从某个角度看,它可能是低科技,组装线完全是流水化。有些所谓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包含着很多高科技技术,如鞋子增加透气性等。我们的产业升级是产品功能的合理化程度、性能的可靠性程度、使用的安全性程度、加工的精致化程度、设计的个性化程度的全面提高,是品质、价格、档次、技术含量和品牌含量的全面提升,是过程的可控性、交货的及时性、服务的可达性的全面增强。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需要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进发,也可以说,制造业升级其实就是价值链升级。

企业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来促进产业升级,我概括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谓八项注意,一是注意更前端环节与更后端环节,企业要从中间环节向更前端环节与更后端环节延伸。更前端环节不光只是研发,像石化企业还包括勘探等环节。更后端环节除了制造之外,还有客户服务等,如IBM就是从制造转向客户服务。这里的价值链就是所谓的微笑曲线。二是环节分立化与链条体系化。什么是环节的分立化?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把钉扣子单独分出来由另一个企业完成。因为有的企业服装做得不错,但钉扣子这个环节不行,可能就需要把这个小环节分立出来,但分立出来的环节仍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链条的体系化。三是需要统知型技术和局部性创新。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创知型,我们更需要的是统知型的技术,把现有的技术和知识集成起来做新的应用。老实讲,我们技术水平要全面达到或赶超欧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实现的,首先,我们需要局部创新。四是密集型劳动与牢靠性物料,简单说就是不偷工、不减料。在这个方面,中国企业所谓劳动密集型名不副实,只能说是劳动松散型产业。所谓劳动密集型,就是专心致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真正地把劳动、精力、注意力投入到劳动上。我们很多工业制造业做事松松垮垮的,很多产品不行就是劳动不密集。五是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设计。我们做得到大规模生产,但如何小规模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有一句话叫大规模定制都是追求个性化产品。六是集中化处理与分散化服务。服务是个性化的,要分散化服务,但要集中化处理。例如,很多企业都有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就是集中化处理;同时有很多服务人员深入到不同的客户中,这就是分散化服务。七是刚性流程与柔性工艺。光设备好是没有用的,很多企业要进行工艺流程的改造,这包括用IT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工艺设备等。八是黏附性客户层与稳健性资源。为什么上网不管是聊天,还是购物,总要注册?因为注册后企业除了知道客户的个人信息,还能统计、分析客户的兴趣点,然后有针对的发送E-mail,这就能使客户做到有黏附性。同时,要使资源能够稳健的和企业在一起。不能今天银行同意贷款一个亿,明天银行就不理你了,这样的资源是不稳健的。核心的技术人员、核心的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忠诚感,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发展也要靠这些资源。

三大纪律是:一不能沉迷于短期行为,老搞短期行为,无法产业升级;二不能沉迷于机会主义;三不能沉溺于资源运作。资源运作包括资本运作、倒卖资源。总之,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能实现产业升级。我相信未来几年,有相当一批企业将会把握这个良好机遇,一方面努力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在中国产业升级的的环境当中寻求发展机会,在产业升级当中实现大发展。谢谢大家!

(报告人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