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值得记忆的一个历史瞬间(2)
北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山东巡抚孙宝琦,这位庆亲王奕劻的儿女亲家,居然也在风潮中宣布独立,这可真是让清廷寒心不已。好在孙巡抚后来良心发现,他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又宣布取消独立---实在是一场闹剧。就连东三省也不太平,吉林、黑龙江也搞了保安会,奉天也杂入革命军,革命党蓝天尉还自称为都督。
让清廷稍微感到安慰的是,两江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及辫帅张勋对朝廷忠心耿耿,尽管南京兵少城孤,但还是在四面楚歌中顽强和革命军对抗,实在是可歌可泣。但是,进攻南京的江浙联军却也不屈不挠,宁军总司令徐绍桢、镇军总司令林述庆、还有浙军总司令朱瑞、苏军总司令刘之杰等,革命军会集三万多兵力向南京发起猛攻。提督张勋也有几分能耐,他督率了十八营如狼似虎的辫子军与革命军对垒,开始倒也未见吃亏,只是最后革命军实在攻得紧了,张勋只得带着他的人马开城逃走,于是南京也落入了革命党的手中。
如此一来,全国各省十去其八,清廷只剩下北方几个省还没有宣告独立,大势已去矣。
时至如今,除了那不懂事的宣统小皇帝还在宫里无忧无虑的玩耍外,其余皇族亲贵早已是树倒猢狲散,溜之大吉。
听了这话之后,隆裕太后更是觉得退位保命要紧,何况人家还留了条出路呢!
公元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宣统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养心殿里举行了清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仪式。这一次,袁世凯照旧称病不入朝,只是委派了外交大臣胡惟德作为自己的代表,让他领着民政大臣赵秉钧、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诒、度支大臣绍英、工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达寿等前去朝见。
这些大臣,也可以说是清王朝的最后一班大臣,这一天仍旧像以往一样,头戴翎顶,衣冠楚楚,冠带一新,他们一大早就来到乾清宫东南角上的廊子里候旨。当时的空气颇为沉闷,气温又是如此之低,各人捧着热气腾腾的盖碗茶,一个个都不说话,低着头各想各的心思。
透过氤氲的茶气,还是可以看出各人在表情上的不同:胡惟德、赵秉钧、梁士诒三个人平静中略带喜色,似乎急不可待;绍英、熙彦、达寿三人面有愤色,却又无可奈何;王士珍、谭学衡两人一副怅然若失的模样,仿佛在为得而复失的高级职位而惋惜;而司法大臣沈家本表情冷漠,似乎这这一切都不关他的事,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这时,一个小太监的通报声打破了尴尬的沉默:“太后已到,请各位大臣上殿!”
大臣们听后纷纷起身,他们习惯性的整了整冠帽朝服,随后由胡惟德领着,一起向养心殿走去。等到了大殿后,大臣们发现宝座上空无一人,唯有内务府大臣世续和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早早的在殿中等候。那些带刀的侍卫倒像往常一样站在那里,依旧是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
本文关键词:
政纲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党员课堂】张小平: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 胡锦光 |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党员课堂】曹永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 2994.8亿斤背后:中国粮仓的韧性与智慧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努力把北京建成美丽花园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意义和价值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成就和经验
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党员课堂】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党建引领是关键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