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努力把北京建成美丽花园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努力把北京建成美丽花园

据《北京日报》报道,7月7日下午,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全面建设美丽北京,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到朝阳区、顺义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眼城市转型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努力把北京建设成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花园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绿色基底。

XxjpsgC007090_20250702_PEPFN0A001

2024年6月25日,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参观游览。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十二字勾勒的是北京花园城市壮美图景。这绝非仅是对城市外貌的精致描绘,更是一场关乎首都未来发展路径与生态文明高度的深刻革命,“天蓝水清”关乎环境健康,“森拥园簇”提升宜居品质,“秩序壮美”则体现治理精度。而“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正是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科学路径与行动纲领。

“扩绿、兴绿、护绿”的三维路径,为花园城市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坚实支撑。“扩绿”,是空间拓展的广度革命。统筹推进全域绿化彩化立体化,打造色彩斑斓、生物多样的城市景色。完善绿色空间格局,加快推进一绿地区城市公园环改造提升,深入实施二绿地区减量提质规划,抓好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和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绿道、生态廊道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注重增加市民身边绿量,建设更多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让绿色成为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绿”的日常,让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高度融合。

“兴绿”则是价值转化的深度革命,其要义在于激活沉睡的生态资产,使其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建设无界公园,完善公园绿地服务功能,增加休憩、文化、健身、商业等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开展露营、研学、体育、音乐等特色主题项目,打造成市民群众喜爱的休闲消费地。加强生态利民惠民,挖掘花园城市多元价值。推进花卉园艺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进楼宇、进商场,形成花卉消费新时尚。拓展育产加销产业链条,推动种苗繁育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丰富家庭园艺产品和服务品类。推动花卉事业与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推动花事活动与研学科普、郊区旅游、音乐节等结合,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护绿”是永续发展的制度革命,它意味着以最严密的法治、最先进的科技、最广泛的参与,守护来之不易的绿色成果。近年来,北京市铁腕治污、精准施策,换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这是制度刚性约束的胜利。同时,“护绿”更呼唤治理智慧与精度的跃升。从依托大数据、物联网构建的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到对古树名木、生物栖息地、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与修复;从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深入人心,到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全民参与,“护绿”正从政府主导的单向管理,走向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格局。

“秩序壮美”是花园城市的灵魂所在。它要求我们超越单纯的功能性绿化,追求生态、形态、神态的和谐统一。这意味着城市空间的精心雕琢。城市建筑风貌的和谐控制、公共空间的艺术化营造、城市家具的精巧设计、“第五立面”(屋顶绿化)的巧妙利用,乃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考究搭配。它要求城市运行高效流畅、整洁安宁,基础设施智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便捷,社会文明蔚然成风。加强绿化美化宣传教育,鼓励市民参与身边绿化建设和管理。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提升公园管理智慧化水平,打造更多科技场景,增强群众游园体验感。当自然之美与人工之智、生态之韵与人文之魂在精心的规划与治理下浑然一体,“秩序壮美”便油然而生,城市才真正成为诗意栖居之地。

将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花园城市,既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诠释。努力把北京建设成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花园城市,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中一座璀璨夺目的标杆城市,更将昭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城市文明范式。(宣讲家网 张厚美)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