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袁军在阵地装设大炮 1913年6月9日,袁世凯先下手为强,下令免除李烈钧的江西都督职务,任命黎元洪兼署江西都督; 14日,又将广东都督胡汉民免职;30日,安徽都督柏文蔚也被免职。如此一来,国民党籍的三位都督都被袁世凯以“不称职”、“不孚众望”的名义罢免。 至此,南方的国民党人也只能丢掉幻想、起而应战了。李烈钧被袁世凯免职后倒没有立即举兵讨袁,而是先通电下野并前往上海与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商议,之后秘密返回江西组织“讨袁军”并发布讨袁檄文,宣布独立。由此,“二次革命”正式爆发(亦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 在李烈钧宣布独立后,黄兴赶赴南京将驻宁的第一师和第八师改编成讨袁军,随后以江苏都督程德全的名义通电江苏独立;湖南都督谭延闿也在各方的压力下宣布独立,并派兵前往江西支援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也随后宣布独立,同南京、江西构成犄角之势;福建都督孙道仁因手下的师长许崇智宣布起义,也加入了讨袁的阵营;在广东,被免职的胡汉民和新任都督陈炯明并没有中袁世凯的离间之计,他们也联合起来宣布独立;另外,川军第三师师长熊克武也在重庆宣布独立……表面上看,架势有当年辛亥之气象,但此时的袁世凯已经不是当年的袁世凯了。 早在李烈钧宣布独立前,北洋军便已开始向南方各省渗透。1912年秋,一小部分北洋军队应湖北都督黎元洪之邀陆续进入湖北境内;1913年5月中旬后,南北对立之势日益明显,北洋军也开始大批南下,到5月底,驻扎在湖北的北洋军已经超过2万人。 袁世凯的战略计划并不复杂:北洋军沿着京汉线和津浦线两路分进,一路以湖北为基地,进攻江西和湖南;另一路以徐州为前沿,并以海军策应沿岸,向安徽和江苏进军。在李烈钧于湖口宣布独立后,北洋军第一军各部在李纯及王占元的率领下沿着京汉铁路南下,很快便进抵江西九江;与此同时,冯国璋、雷震春、张勋等部也沿着津浦路进兵,向南京逼近。
“二次革命”只是一场退潮的革命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北京24项新举措提振消费成色足
-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丝发必兴利民情
- 铭记抗战历史,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 铭记抗战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精选视频
为什么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理论看点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打气
新时代重拳反腐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市场化趋向的改革
【党员课堂】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程看新时代重拳反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