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谈:“荣誉”岂能嫌贫爱富

今日谈:“荣誉”岂能嫌贫爱富

近日,某地评选“荣誉市民”,规定捐助500万港元、投资3000万美元或为当地招商引资做出突出贡献者,才有资格申报。

捐助、投资等,可以是获得荣誉的标准之一。但如果仅仅以经济门槛来衡量贡献、诠释“荣誉”,难免有太过功利的冰冷感,也少了点温暖的人情味。更何况,成就、地位、影响,并非总与财富成正比。比如,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的香港义工黄福荣,没捐多少钱、也没有什么投资,却感动了中国。可惜的是,一些荣誉评选,却因过分追逐经济发展指标,迷失了应有的认知。

仅以金钱标注荣誉的资格,不仅会降低荣誉的高度,更会丢掉荣誉本身应有的导向功能。荣誉是社会的指针,是一个时代倡导的方向和价值观所在。在物质主义冲击之中,荣誉更应该关照精神、关照心灵,关照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大学去年将“荣誉院士”授予82岁的扫地老太,是值得学习的“最动人荣誉”。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