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节,人们纷纷去扫墓,或以其他形式拜祭先人,缅怀故人,这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一个文化传统,体现了对先辈的尊敬、对故人的深情。还有些学校,组织祭扫烈士陵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赋予了清明节更深远的意义。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清明祭扫,也有一些陈规陋习应该引起注意——有的在墓地燃香放炮,搞得乌烟瘴气,引发山火事故,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有的搞祭品攀比,消耗了大量物力财力,有一个城市光是烧纸就花去1900万元;有的借祭祖扫墓之名,大搞封建迷信;有些地方还因扫墓产生山林争执,甚至大动干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祭奠亡灵、缅怀先辈是严肃和郑重的活动。在崇尚文明、反对迷信的今天,我们应当改革清明祭祀的旧方式、旧习惯,提倡文明祭奠,赋予祭扫活动以新的时代特色。有不少人采取植树、献花、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的方式,或者到网上扫墓,缅怀故去的亲人,这都不失为很好的方式,既能寄托哀思,又不奢侈浪费,还有时代特色,很值得提倡。
古人对清明节的解释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由此看来,我们要把祭扫活动做得“清洁而明净”,才合乎清明的本意。
《人民日报》 ( 2007-04-04 第01版 )
今日谈:摒弃陋习 文明祭扫
本文关键词:
今日谈
相关阅读
- 【今日谈】“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2022-03-25
-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谈)2022-02-08
- [人民日报]不是咬住月饼不放2014-08-13
- [人民日报]实干永远最重要2014-07-15
- 做传递正能量的新闻人2013-04-17
- “最低消费”当禁!2013-04-16
- 公务员为什么能“混事”2013-04-15
- 旅游开发应“与民共赢”2013-04-15
- 人民日报今日谈:村里还是要有小喇叭2013-04-12
- 用信息公开消除“禽流恐慌”2013-04-10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党员课堂】郇雷 |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理解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个有机整体
- 任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 数智赋能共绘数字乡村美好图景
- “夸父”式成果涌现,中国科技耀全球
- “十四五”时期,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取得新成效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十五五”规划建议谱写发展为了人民的时代篇章
- 读懂规划建议,焕发奋进“十五五”强大动能
- 【理响中国】从“制度变迁”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精选视频

廓清“十五五”历史方位 以新质生产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理论看点】张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科技创新作出明确要求和定位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