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把一些闲置的办公房、旧厂房等改造成农民工公寓,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公寓里配套有厨房、卫生间,还购置了床、桌子、电扇等基本生活设施,农民工带上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就可入住。条件虽然差了一点,却受到农民工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一些地方着力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环境,为农民工建公寓便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具体怎么建问题上,思路和做法有差异。比如,有的公寓只能十来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没有厨房,因不方便而得不到农民工的认可。有的地方则建成花园公寓,农民工还是敬而远之。
建农民工公寓,应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民工的实际,多听听农民工的意见,从方便生活的角度出发,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把好事做好,做细,做实。
《人民日报》 ( 2006-09-08 第01版 )
今日谈:农民工公寓怎么建
本文关键词:
今日谈
相关阅读
- 【今日谈】“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2022-03-25
-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谈)2022-02-08
- [人民日报]不是咬住月饼不放2014-08-13
- [人民日报]实干永远最重要2014-07-15
- 做传递正能量的新闻人2013-04-17
- “最低消费”当禁!2013-04-16
- 公务员为什么能“混事”2013-04-15
- 旅游开发应“与民共赢”2013-04-15
- 人民日报今日谈:村里还是要有小喇叭2013-04-12
- 用信息公开消除“禽流恐慌”2013-04-10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壮哉,九三胜利日大阅兵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
- 市民更有获得感,北京公园条例修订草案有规范
- 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数字“博物馆”,让数字化与文物“双向奔赴”
- 聚力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北京样本”
- 【党员课堂】于昆:加强新时代青年党员政治能力建设的逻辑理路
- 前7个月!北京民企出口增速快于全国
- 在拼搏奋斗中勇立潮头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新征程上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样本经验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是百年党史的光辉篇章
党领导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理论看点】刘志明:党的纪律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