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3)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凸显。因而,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战略性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转换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以下重大课题:

第一,在全球经济深入调整,外部需求扩展的背景下,我国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改变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

第二,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条件下,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强度,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展的过度依赖。

第三,在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生产要素成本趋于上升的条件下,如何加快培育以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改变经济增长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

第四,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日益迫切,经济发展对科技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如何加快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增强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改变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第五,在结构调整难度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如何突破深层次的体制束缚,对已经形成的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进行新的调整,加快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体制环境。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关键时期,我们既要通过转变来化解高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要为经济复苏后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实现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这次转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它不仅有结构调整也有体制变革,不仅有经济领域也有社会领域。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关口,面临着现代化进程向何处去的重大选择。不进则退,不进则亡。所以必须变革我们的发展方式,为我们的现代化拓展新的空间。

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要经历两次重大战略性转型。第一次是经济体制层面的战略性调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和参 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财富积累,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第二次是发展模式层面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结构转型,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加在全球价格链上高于价值环节的比重,提高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水平,为中国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使中国成为经济强国。这是我们今后30年的重大目标。相比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任务更加艰巨、情况更加复杂。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