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3)

“空”不仅是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一种无定性状态,还是修行者应该达到的最终的非常圆满的意识状态。禅宗要求修行者的心灵变得非常的干净。但是这个干净不是绝对的“无”。而是指无论你来什么我自然就随顺你。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论我心里面有什么,但是只要不变成一个执着的东西,不变成一个实在的东西你就会变得非常自然、放松,是一个随意的流转变迁。它变化多端,来了和消失都很自然。这样才能使你的心灵处在超越和自然的清静状态。所以这个“空”在佛教禅宗里面又意味着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自从东汉翻译出《道行般若经》以后,般若系列的经典翻译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最后唐代的玄奘都在翻译。大般若经600卷,几大册,小的《般若密多心经》就256个字,所有都在讲这个“空”。

禅宗的核心观念和终极的追求,是从寻求自心转向了寻求心灵的空灵境界。这种理论把佛教的“空”和中国老庄的“无”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中国禅宗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3、顿悟。以南宗为代表的中国禅宗的核心观念是顿悟。怎样才能顿悟呢?按照佛教的说法,顿悟就是能够理解到,内心本来就是空,外在世界本来也是一个空幻假象。所以要在心里面做到无念、无象、无住。

什么是无念呢?不是心里面没有念头,而是所有的念头不停留在内心。苏东坡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意思是说他跟人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时,看到还有那么高没爬,实在是爬不上去了,所以心中很痛苦。于是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坐在地上慢慢就想明白了:有什么呀,我为什么一定要爬到山顶上呢?我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么个念头固执在心里面呀?于是心里面就放松了,心安理得地坐在半山腰。这就是无念,就是不让某一个念头固执的留在心里面,成为驱动的你的一种欲望。

什么是无象呢?外在各种纷乱的、复杂的 “像”都会经过你的眼耳鼻身意,透到你的心灵里面来,成为诱惑你心灵的东西。可是无象说的是对于所有的像都不要把它当做“像”,所有的声光化电,五光十色,你都要把它当做风过耳,影过眼,都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彻底的解脱束缚。

什么是无住呢?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吾心安处是故乡”。“无住”不是说不去住,而是说一切“住”都不把它当做固定的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理解后来的禅宗为什么要强调“平常心是道”。一个平常心很重要,所以在后来的变化里面,禅宗逐渐的从刻苦、艰难、修心、入定,逐渐转向了轻松、自然、超越这样一条道路。这个顿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他不需要修行,不需要苦苦的遵守戒律,不需要苦苦去学习经典道理,甚至马上就能够悟到真理的所在。所以禅宗最早强调的是“及心及佛”,意思是你回到内心你就是佛了。但是随着发展,禅宗在唐中期就是公元九世纪的时候,逐渐走向了“非心非佛”,心也不要了,佛也不要了,我就是我。砍柴、烧饭、喝水、困觉都是休息,都是禅,就走到了自然主义的方向去了。这种转变的过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不立文字。传说中有个维摩羯居士。他不出家,但是他很放松,很自然,在家里面坐着,也能够达到空的境界,使得中国士大夫非常仰慕他。这个维魔羯经就影响了禅宗,也影响了很多士大夫。佛教本来是很相信文字的,所以佛教的经很多。同时佛教留下了很多经典。可是佛教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他要把信仰的终极的地方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如果你不把这些东西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启发自己内心的自觉,所有的道理都是白讲的。佛教的这种重视内心的思想传到中国以后,慢慢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老庄思想的结合(老庄是讲究“道可道,非常道”。文字都是没有用的。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都不是真正的真理。),禅宗就越来越强调回到内心。正是因为过分的强调内心,他逐渐的走向了以心传心,不利用文字的道路。他们认为,你苦苦地学习经典,有可能反而使你被那个外在的道理所束缚。所以在禅宗说来,苦读经典那叫文字障。但是仅是靠内心的传播,没有文字仍然有很多道理不能传播,可是靠了文字,道理又会被传播走歪,念歪了经,又会被文字所束缚。怎么办呢?所以禅宗后来就发明出很多扭曲的、矛盾的一些方法。用一些非常奇怪的,违背逻辑和理性的话来启发你。这种方法,就影响到后来禅宗逐渐走向士大夫化。比如说“空手打锄头,步行骑水牛”。空手怎么拿着锄头,步行怎么又骑着水牛呢。还有“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什么话,这都是不通的。不通,正好,就怕你通。你一通,就顺着文字语言走下去了。就像我说是红灯,你就停车,我说是绿灯,你就开车。禅宗就是讲究这样,不让你形成惯性思维。正是因为这是一个非理性、矛盾的语言,所以它恰恰破坏了你对语言的习惯性的执着。破坏了你对语言的习惯性的依赖,这时候你就会放弃语言。可是正是因为禅宗对于真理的表达,对于内心感悟的表达,通常不是通过经典,不是通过逻辑的语言,而是通过矛盾、诗歌、模糊,非逻辑的语言来表达,瓦解了人们对语言的信任,于是他形成了一个新的对真理认识的方法。

以上我们讲的静坐,空、顿悟,不立文字这四个方面是禅宗思想里面最重要的。它涉及到禅宗历史的几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它怎么样从实践的方法转化为一个庞大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涵盖了整个禅宗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理解和解释。就是说他是怎么样从印度的禅学,禅方法,转到中国的禅宗、禅思想,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变化。这是中国的创造性的一种改造。第二个是他怎么样从一个佛教人人都要遵循的修行方法,变成了一个佛教的派别,使得唐以前的禅师变成了禅宗,成了一个派。第三还涉及一个问题,他怎么样使得这种佛教的修行方法和道理从草根阶层转向精英阶层。并且使他从南方到了北方,从山林到了庙堂。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大家要知道,早在慧能以前禅宗很大的程度上是在乡村、边远地区流行的。比如说五祖弘忍就是在很偏远的湖北黄梅。黄梅现在也不是一个十分热闹的地方。还有,过去“南宗禅”主要是在南方,可是后来逐渐的走向了北方,进入了长安和洛阳。要知道唐代的长安和洛阳是当时中国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中心,也是政治的中心。禅宗必须到那个地方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笼罩性的佛教。

(三)禅宗对中国文化和士大夫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叫谢灵运。谢灵运既是一个大诗人,又是一个精通佛教的人。他写过一篇文章,在我看来这是第一篇中外文化比较的文章。这篇文章叫做《变通论》。这篇文章里面讲的一段话很有趣,他说印度人容易受宗教性的约束,而不太能够理解里面包含的道理。请大家注意这句话,就是说印度人容易信教,被宗教的教规所约束,但是不太能够理解道理。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易于建立,难于受教。也就是说中国人容易懂得道理,但是不太容易接受“教”的约束。所以中国人一定要悟。谢灵运已经讲到要顿悟。谢灵运是生活在五世纪到六世纪之间的人,比中国的禅宗形成还要早。实际上他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了。所以禅宗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士大夫影响确实是很大。

1、从中国宗教信仰的角度讲,禅宗的形成使佛教变得非宗教化。

世界上很多学者都指出禅宗是一个最不像宗教的宗教。它破除偶像、瓦解制度、去除修行、把宗教信仰者引向生活化。这一点不仅影响了佛教自身,而且还影响了中国的精英阶层。因为一切都是虚幻,包括所有外来的约束,包括你的修行都是虚幻的,所以完全要由自我本心来顿悟。他们对修行,对戒律,对经典的阅读,对偶像的崇拜都是非常反感的。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