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经济•文化产业(3)

核心提示:当前世界这个潮流的基本标识就是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文化化。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的国度,这个时候的生产和消费都是在时尚、流行的旗帜下发生的。任何一个文化都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一是思想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物质文化。属于文化金字塔顶的、旗帜和灵魂的东西,可把它作为吸引物。

有时候从反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到文化的力量。比如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这些国家都是海上治天下,用他们的坚船利炮获得了像英国这样的全球殖民地。日本人非常羡慕,日本人看到自己狭小的土地和枯竭的资源,他意识到海外市场、海外资源是多么的重要,于是他也要建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最痛苦的记忆之一有个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在很短的时间里全军覆没。可是从殖民效果角度讲,日本远远不如炮位数量不及日本军舰30%的英国了。

后人总结英国靠什么获得了全球的殖民地时发现,除了它的坚船利炮之外,就是文化的渗透、扩张。英国的兵舰来到了一个未开发的港口,一般都要在那个港口上大宴宾朋,把当地的酋长、部落首领请来,那些漆黑的燕尾服、雪白的衬衫、金光闪闪、银光闪闪的乐器和餐具让当地人自惭形秽,觉得这才叫先进文化、优良文化。

印度作为文明古国之一,长期以来被西亚、中东甚至是北非入侵。但一个低等级文化对一个高等级文化的入侵不管时间多么长久,多么深入腹地,最终是要败出去的。可是,印度却成了彻底的地道的英国殖民地。有人就分析,这是因为他们从心灵深处对英国折服了,认为人家是优良种族,人家是优秀文化。

文化是什么?一次讲课后,有人提问时谈到子女教育问题。他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发展条件、最好的生活条件,可是现在和孩子势不两立,两人要说句话都得找共同信任的朋友。像这种文化的失败是非常普遍的。有时候作为群众,我们说某某领导干部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了,能管自己的单位吗?这是不可推理的,不可演绎的。和孩子不能正常沟通,所有的爱都转化为恨。当我们的家长只知道关心孩子吃饱了吗、穿暖了吗、考了多少分,而没有和孩子形成一种共识、一种认同、一种亲情的时候,烦恼就来了。一个朋友问我:“我一次给我儿子买了七千多块钱的玩具,可是他根本不理我。”我问两个问题:每周末你陪他去公园玩玩儿了吗?每天在他睡觉之前你和他有什么接触吗?他说,我这么忙,哪有工夫陪他啊。这个文化的失败,其实是由于自己在很多方面内容的展现和载体的使用出问题了。

孩子在小学四年级以前,由于父母过于强大,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父母。可是从五年级开始到初中前两年,他的偶像已经开始转为他的同学们。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候,他的偶像开始越来越多地是自己了。如果家长不能迅速完成一个角色的转换,不能从一个强势者变成自己子女的朋友,而且领先半步,拥有一些文化的感染力、文化的实力的话,除了血缘和所谓的亲情之外,你在你子女的心目中的形象就轰然倒塌了。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可是现在很多父母都知道,不到20年的辛苦转瞬间就过去了。如果你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转换,没有形成自己对孩子的文化联系、文化影响和文化权威的话,孩子很快就不和你玩了。所以,现在中年空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危机。文化是什么?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有尊严的人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