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观点:金融文化建设需要一批勇于担当的金融家。
目前一些“金融家”的社会形象并不让人乐观,金融危机以来尤甚,甚至有的沦落到“全球共诛之”、“全世界共讨之”的境地。前面我讲到了麦道夫,后来又出了一个卡恩。那么大岁数,一下子名声也完了,权力也没了。真正的金融家不应是单纯的技术专家,不应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更不应是“庞氏骗局”的发明家。真正的金融家应当是在金融这个特定领域精通专业、兼通其它,能够把握行业规律、掌控发展方向、带领行业前进的实干家。金融必须实干,玩虚的不行。应当是有思想而非空想,有信仰而非迷信,有理想而非理想“化”的思想家。应当是对社会负责、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政治家。中国金融文化建设能否成功,中国金融业能否抓住机遇,继往开来,中国能否实现从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关键在此。
金融文化在光大的实践
相对于金融文化的一般性,光大银行过去的文化有其特殊性,光大银行今天的文化也有其特殊性。概括起来,光大已经或正在努力的有八个方面文化,这八个方面许多还只是初步的,真正形成需要漫长的功夫。
一是人心文化。归结为四条:一是“自己不带人”,我曾经讲,我带一个人,光大我就一个人;我带十个人,光大我就十个人;我一个都不带,光大都是我的人,我们都是光大人。人是可以转化的。我在银监会时曾经讲过,人好比颜料,颜料涂得对不对,不是颜料本身的问题,是画家的问题。没有没用的人才,只有没用好人才的领导。二是实行“干部公推”。三是实行“薪酬减上增下”,光大很多人的薪酬都比我高。四是坚持“吃饼原理”,春秋时期,有个郑国人买了一个饼没有饱,吃了两个、三个、四个都没有饱,吃到第五个饱了,就认为只买这第五个饼就好了。我讲“吃饼原理”就是肯定历届班子的工作,几任领导班子都为光大的发展尽心尽力。再有就是政策不能来回翻烧饼。应当说“人心文化”在光大稳定了人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