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路·卡·马尔滕斯 (8月2日)
致马尔滕斯
我接到来自里加的电报说,据纽约《俄国呼声报》[134]报道,7月初在纽约举行了美国和加拿大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代表大会。[135]
电报说,代表大会向马尔滕斯和人民委员们拍来了致敬电,宣布代表大会决定立即着手组织派往苏维埃俄国的技术队伍。
我想,我应该给他们拍这样一封电报:
“从纽约《俄国呼声报》获悉你们召开代表大会并向苏维埃俄国发出致敬电的消息,我代表人民委员会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个人还要补充一点:我们非常需要美国和加拿大的技术援助。但如果事先没有商量好选择什么地点、工厂等等即派来技术工作队,那就必须为工作队准备两年的粮食及衣物等等。必须让每个队都作好从事农业和工业两方面工作的准备。最好先派代表到我们这里来就地察看居住地区、森林、矿山、工厂等等,以便承租。”
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
需要由马尔滕斯和劳动人民委员部签署,最好波格丹诺夫和契切林也签署。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3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3卷第88—89页
【注释】
[134]《俄国呼声报》(《Русский Голос》)是美国纽约的一家进步的俄文报纸(日报),1917年起由俄美出版公司出版。——155。
[135]技术援助苏俄协会是旅居纽约的俄国侨民于1919年5月建立的。在美国其他地方和加拿大也成立了此类协会。除俄国侨民外,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也积极参加了协会的筹建工作。协会的宗旨是通过从美国和加拿大向苏俄派遣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办法来协助苏俄恢复国民经济。1921年7月2—4日在纽约举行了各地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把在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城市成立的地方协会联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美国和加拿大技术援助苏俄协会。为了领导协会的工作,代表大会选出了中央常务局,通过了协会章程,它规定任何一个有技术专长、“承认人民委员政府并同意把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贡献给俄国的共产主义建设”的人,都可以成为协会会员。到1923年,协会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分会已超过75个,会员达2万多名。许多协会设有不同专业的学校。从1921年底到1922年10月,协会向苏俄派了7个农业公社,2个建筑公社,1个矿工公社和许多小组,给俄国运去了价值50万美元左右的机器、种子、粮食和其他设备。
1923年6月,技术援助协会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要继续并加强为苏俄筹建和派遣公社与熟练工人小组的工作。代表大会在给列宁的电报中向“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共和国”致敬,表示“在其为世界被压迫和被剥削人民争取自由幸福的英勇斗争中,保证给予充分的支持”。
1925年,协会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后停止活动。——155。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 把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三性”要求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精选视频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