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致约·维·斯大林和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 (8月26日)
斯大林同志:南森提出的厚颜无耻的建议(任命赈济委员会里的一个立宪民主党人)、这些“库基什分子”的行为以及附上的电报[201],最清楚不过地表明我们错了。或者说,即使以前没有错,现在如再熟视无睹,那就要犯严重错误。
您知道,李可夫在动身前不久到我这里来过,谈到有个叫鲁诺夫的自己人曾同他谈起一次集会,会上普罗柯波维奇发表了反政府的言论。这次集会是普罗柯波维奇组织的,他用赈济饥民委员会作掩护。
现在还有什么可等的?能容忍他们明目张胆地作准备吗?
绝对不能。
我建议,就在今天,星期五,8月26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下令解散“库基什”——理由:他们拒绝工作,他们的决议。要任命一名全俄肃反委员会的人员接管经费和负责清理工作。
今天就逮捕普罗柯波维奇,罪名是发表反政府言论(在鲁诺夫参加的那个集会上),拘留他三个来月,在此期间对这次集会作详细调查。
至于其他的“库基什”成员,应立即,就在今天,驱逐出莫斯科,尽可能放到不通铁路的县城里,一县一人,进行监管。
说真的,再等下去就要犯大错误。趁南森还没走,就把事情办完;这将是对南森下的一个明确的“最后通牒”。表演(玩火)该终场了。
明天用四五行文字发表一个简短而又干巴的“政府公告”:因不愿工作而被解散。[202]
我们要给各报社下个指示:明天就开始对“库基什分子”进行百般嘲讽。这些贵族少爷,即白卫分子,想逃往国外,不愿到地方上去。加里宁去了,立宪民主党人却认为去是“不合适”的。要竭尽全力去讥笑和痛斥他们,两个月内每周至少一次。
坏牙将一下子拔掉,这在各方面都会大有好处。
不要犹豫了。建议今天就在政治局把这事了结。[203]
外国人就要开始来了,必须把莫斯科的“库基什分子”“清除干净”,制止他们的表演(玩火)。此件请政治局委员传阅。
列宁
8月26日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3卷第140—142页
【注释】
[201]关于弗里特约夫·南森的建议,见注33、39。“库基什”是指全俄赈济饥民委员会委员。“库基什”这一蔑称是由该委员会的两位主要人物叶·德·库斯柯娃和尼·米·基什金的姓氏缀合成的。“库基什”一词的原意是一种表示嘲弄或轻蔑的手势。——238。
[202]解散全俄赈济饥民委员会的政府公告登载在1921年8月30日《真理报》第191号上。——239。
[203]中央政治局于1921年8月27日作出逮捕全俄赈济饥民委员会委员的决定,理由是他们从事反革命活动。——239。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 把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三性”要求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精选视频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