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致瓦·弗·古比雪夫 1921年9月19日
古比雪夫同志:
刚才,
鲁特格尔斯、
卡尔弗特、
海伍德
到我这里来过,他们是想承办纳杰日金斯基工厂和库兹涅茨克煤田一批企业的美国工人移民团的代表。[312]
他们要求让他们的一名代表(带一名翻译)于星期五亲自到劳动国防委员会来。我想,应当答应这一要求。
其次,请您注意下述各项并通知委员会和分组委员会全体成员:
(1)按他们的意见,纳杰日金斯基工厂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都与库兹巴斯的一批企业有关系,因为它将为这批企业所属农场提供拖拉机,为农民提供拖拉机及其他各种农具,为他们自己在库兹巴斯的企业修理机器,提供通往西伯利亚的水路交通设备,等等。
(2)他们在库兹巴斯承租12000俄亩土地和一批企业,打算建成一个完整的大型的经济整体。
(3)他们申请的资金一共是30万美元。其他说法都不属实。
(4)此外,还要粮食和衣服,以便立即加快必要的建筑工程。他们说,今年冬天就应开工,以便在1922年春天以前完成。
(5)他们强调,他们这个工人团体要建立一个坚强的行政管理机构;而整个团体(3000—6000工人)都是从优秀的工人中选拔出来的,大部分是青年和未婚者,实际掌握了有关的生产技术,在与俄国类似的气候条件下(加拿大或美国北部)生活过。
(6)他们希望直属劳动国防委员会,成为一种类似由工人联合组成的自治的国营托拉斯企业。
顺便说一件事。他们说,在这里的“侨民会馆”里住着200名美国林业工人。他们大部分没有工作。都想找工作。说请立即从他们中派30人到纳杰日金斯基工厂,15人到库兹巴斯,给他们配备足够的用品、食物,这样他们马上就能开始建造木屋。(然后200人全去。)他们恳请赶紧派这些人去。
据说,乌拉尔工业局的格尔贝克(?我听不准他们的英语发音)口头上表示同意他们的计划,而西伯利亚方面(西伯利亚工业局)也书面表示过同意。
他们将录用10—15%讲俄语的工人。也可能更多一些。
以上这些请予考虑。
劳动国防委员会主席
弗·乌里扬诺夫(列宁)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3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3卷第203—205页
【注释】
[312]1921年,以技术援助苏俄协会为中心联合起来的一些美国工人团体,表示愿意到苏维埃俄国参加经济建设。
1921年下半年,以荷兰工程师、共产党员塞·鲁特格尔斯为首的美国工人小组同苏维埃政府就把西伯利亚库兹涅茨克煤田的一部分交给他们开发并在当地筹建工业侨民区的问题进行了谈判。1921年9月13日,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了鲁特格尔斯的建议,决定把这个建议提交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
9月19日,列宁接见了美国工人移民团的代表,同他们进行了谈话。列宁所作的谈话记录,见《列宁文稿》第17卷1921年9月19日《和美国工人移民区代表谈话的笔记》。
1921年9月23日,劳动国防委员会通过决定,认为与鲁特格尔斯签订合同是适宜的,并且委托专门委员会最后拟定合同的条款。同鲁特格尔斯小组的协议于10月20日签订。劳动国防委员会于1921年10月21日,人民委员会于同年10月25日分别批准了这个协议。11月间,苏维埃政府同小组签订了合同。按照合同,美国工人移民团以劳动国防委员会直属企业资格在库兹巴斯从事经营。
关于这一问题,还可参看本卷第410、431、432、472号文献和《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148—149、166—167、168页。——347。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 把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三性”要求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 深化“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
- 【廿四节气·小暑】温风打头阵,小暑悄叩门
精选视频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党员课堂】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