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黑希特《巴登哈尔特山区的三个村庄》一书中的资料的分析[62]

对莫·黑希特《巴登哈尔特山区的三个村庄》一书中的资料的分析[62]

  (1901年6—9月)
  黑希特
  1。离卡尔斯鲁厄4—14公里。
  哈格斯菲尔德………1273居民
  布兰肯洛赫…………1684居民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1140居民
  ————
  总数=4097居民
  其中工人
  350
  103
  11
  3。冬季伐木。
  7。人口密度
  哈格斯                    (弗里德里                     (布兰肯
  菲尔德                    希斯塔尔)                       洛赫)
  每公顷…………3.2          4.5                          2.3
  巴  登…………1.04
  全德国…………0.83
  全部土地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258公顷
  哈格斯菲尔德…………397公顷
  布兰肯洛赫……………736公顷
  ========
  总数=1391
  土地的           弗里德里    哈格斯    布兰肯
  分配:           希斯塔尔    菲尔德     洛赫
  第7页:农户由5—7人组成
  9公顷      —         —        1
  6—8公顷      —          6         —
  5公顷      —          3        2
  4公顷      —          6        4
  2公顷     43%         ?       55%
  2公顷以下                其他的
  无地的——      8           14       7
  分割的自由
  8。再多租种(1/2)—1公顷土地。
  9。30年代和50年代的大量迁出(去美洲)
  10。现在则是中间等级的形成(取代过去的贫苦农民)
  11。粗放经营和自然经济——18世纪。
  居民的贫困,移居城市和美洲
  12。哈格斯菲尔德变为工业小镇
  布兰肯洛赫和弗里德里希斯塔尔——农业专门化,货币经济。农村的业主作了商人和企业主。
  15。在哈格斯菲尔德,农业是副业。
  15—16。——只有9家单纯从事农业。
  ——哈格斯菲尔德的农民成了工厂工人。妻子们操持农务:连衣服都在城里洗。
  16—17。土地价格    哈格斯菲尔德:    4200—4400马克
  对比巴登    布兰肯洛赫:      4800—5000
  2000马克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9000—10000
  17。只有专门技能可带来显著的高收入。
  供贵族老爷食用的马铃薯。“留种用的马铃薯”。
  17。——培育马铃薯品种的“高超技艺”
  18。马铃薯120公担×4=每公顷480马克
  胡萝卜                1300
  烟草(需要大量人手)
  18。栽种(stecken!)马铃薯中的童工
  (19)220—230个烟草种植者(总面积约100公顷)
  20。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的烟草收入=每年147473马克
  23。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租赁草场并购买干草
  24。牛奶业的发展。
  24。每户都出售2—3升牛奶,富裕户出售10—20升在哈格斯菲尔德,人们把牛奶卖出去,自己却买回黄油(部分为人造黄油)
  25。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的乳脂制造业,“投机的经营方式”,对牲口商的危险的依赖
  26。弗里德里希斯塔尔每年卖猪的收入为17200马克。
  27。哈格斯菲尔德的山羊数目增加,农民等级的分化。
  28—29。自然经济比重较大的布兰肯洛赫的落后。
  29—30。原因:土地很多。
  !!{村社缓和生存竞争
  30。尽管村社的解体从生产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不合算的,工人生活保障(特别是随着布兰肯洛赫从农业向工业的过渡)。
  {注意}
  30。弗里德里希斯塔尔人从卡尔斯鲁厄运进厩肥(20—30车)。
  31。没有日工这一等级:多数农民可以不雇工人
  少数人“需要”帮忙
  离城市愈近工资愈高
  32—33。手艺完全失传。
  35。在哈格斯菲尔德,大多数为工厂工人(300—350),其中大部分人要步行3(1/2)公里(只有100人乘车)
  工厂工人
  哈格斯菲尔德         350
  布兰肯洛赫           103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  10—12
  35。工厂工作日=10小时
  36。工厂女工有时把活带回家做
  38。对哈格斯菲尔德的工人有一小块土地这一情况大加颂扬:“更为重要的”是对财产的“意识”。
  利用空闲时间
  早上4点——早上7点去工厂
  晚上7点以后——再干1—1+(1/2)小时
  39。工人吃得较好,下工后就休息。
  妇女们留在家里——从道德的角度看这样更好。
  40。黑希特公然嘲弄社会党人
  “资本家”,“农奴制”。
  40。房产主的社会地位更高
  41。“自己小屋的”社会“诗意”。
  58—59。卡尔斯鲁厄的发展,市场,等等。
  62。可悲的是,殷实业主在出售烟草中有时欺骗穷人。
  63。在布兰肯洛赫和哈格斯菲尔德,人们秋天出售粮食,春天购买粮食。
  65。购买厩肥和污水。
  78。较富裕的家庭(有3—4公顷土地)每周吃肉5—6次
  较穷困的家庭每周3—4次
  少数家庭只在星期日吃肉。
  79。哈格斯菲尔德的工人——妻子送午饭到城里(300人中,有150人由家里送午饭,150人在饭馆就餐)……
  79。可怜的女人……把午饭送到工厂去……
  79—80。在布兰肯洛赫和弗里德里希斯塔尔,每年都开办烹饪技术训练班(根据大公国女王殿下的倡议)……这项措施就其意义而言,也许同建立消费合作社或储金局一样地重要。(这位黑希特博士的全部观点都在这里了!)
  90。哈格斯菲尔德人……他们已经不是农民,他们是城里人。
  91。严格的宗教信念——社会民主党人的话是不听的,或许工厂的工人例外,不过也只限于20—30岁的工人。
  92—93。富人和穷人之间没有“社会鸿沟”。“主人”农民(拥有3—4公顷土地)用“你”来称呼男女雇工,直呼他们的名字,——雇工们对“主人”农民称呼“您”,但同桌吃饭:“宗法式的关系”。
  因而,在“三个村庄”里
  一方面,富裕的小资产者,烟农、牛奶场老板等等(生产特殊品种马铃薯的能手,等等)。
  烟草业赚钱的例子。
  一般雇佣劳动。(业主和雇工)
  大农户对小农户的欺骗行为。
  富人出售10—20升牛奶
  富人每周吃肉5—6次
  穷人2—3升
  穷人3—4次,少数人只在星期日吃肉
  另一方面。大约全部居民的一半为工厂工人(4000居民中约有1000人是工人,其中约464人为工厂工人)。工厂工人中,大部分人是步行上班。可怜的女人把午饭送到厂里。
  消费不足(人造黄油)
  超额劳动(在家里为厂主干活;早晚劳动)
  山羊数目增加
  秋天卖粮和春天买粮。
  “高度的勤劳”(和例子)
  户数
  工厂                     大约
  工人                     户数
  350 哈格斯菲尔德         1273÷6=212
  103 布兰肯洛赫           1684÷6=281
  11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      1140÷6=190
  464                     4097÷6=683
  1/2=341
  2/5=273
  公顷
  1—  =  9
  6×7 =42大约数
  5×5= 25大约数
  10×4= 40大约数
  22    116
  29  — 0
  464名工厂工人
  哈格斯菲尔德
  212
  -  9      (无副业的)
  ——
  203-350 工厂工人
  大约200-350 左右
  200     1
  —— - ——
  350    460
  460x200
  ———— =263 三个村庄的工人[注:手稿上并无“三个村庄的工人”字样,这是编辑按照意思加上的。——俄文版编者注]户数+29无地的户数=292
  350
  总     共   700户左右
  其中工厂工人——300户左右
  Ⅰ  25— 30%
  Ⅱ  25— 30%
  Ⅲ  50— 40%
  —— - ——
  100  100
  肥料支出
  公顷    马克       平均每公顷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258    28000           108     28000÷258=108
  哈格斯菲尔德…………397    12000            30
  布兰肯洛赫……………736     8000            11
  
  [注:143摩尔根=51.48公顷(黑希特,第28页)258×(18/100)=46.44公顷[63],所以678摩尔根=因而是236.6公顷。]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的收获量高得多(黑希特,第29页)。
  总的说来:
  1/4的富人和殷实农民
  殷实农民全是弗里德里希斯塔尔人,他们约占1/4
  1/4的中等农民(布兰肯洛赫人——比较落后的经济,等等)
  1/2的有小块土地的工厂工人(见背面的大致计算[注:见本卷第117—118页。——编者注])
  大约
  户数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190
  布兰肯洛赫…………281
  哈格斯菲尔德………212
  ——
  683
  土地价值                各种牲畜折合成大牲畜
  公顷             马 克     马 克             1头牡牛=1匹马=
  (单位千)    (单位千)           4口猪=10只山羊
  258×[9+(1/2)]千=2451                 599
  736×4.9    =3606                    842
  397×4.3    =1707                    324
  ———                 ———
  7764                   1765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
  100公顷烟草………………………45%
  约 50公顷谷物………………………18%
  约 65公顷马铃薯(烟草的2/3)…… 30%
  93%
  258.0÷1.3=143[64]
  736.0÷2.6=294
  397   ÷2   =196
  143+294   + 196  =633户
  “小人物”(在弗里德里希斯塔尔村)在1/4摩尔根(9公亩)土地上收得30公斤烟草,“富人”(拥有3—3+(1/2)公顷土地)只收得25公斤。穷人更勤勉些(第71页)。
  某人24年前有110公亩土地。现在有3+(1/2)公顷,——他添置了土地。而这一切“只是靠高度的勤奋”得来的(第71页)。“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
  还有“实惠的婚姻政策”。
  “两眼盯着的不是嘴巴,而是腰包”——一条有名的农民谚语(71)。
  哈格斯菲尔德——进步的原因不仅在于进入了市场关系,不仅在于自由分配土地,还在于培养了更高尚的道德、勤奋、自助精神(71)。
  这些美德,即哈尔特山区农民现在所特有的勤奋、节俭、有节制,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获得的(72)。
  黑希特还颂扬国家、教会、学校的教育:应当辛辛苦苦地挣饭吃!为什么有的人9公亩土地收4公担烟草,而有的人收1公担呢?为什么有的人种烟草,有的人却种黑麦呢?因为懒惰。为什么市场的条件一样,邻人(例如布鲁赫萨尔区)的生活就差一些呢?——照我们看来,我们这三个村庄的经济状况较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道德因素的更加明显的存在和发展。但是,哈尔特山区农民的教育不仅表现在高度的勤奋、刻苦、令人惊异的节俭和有节制上(73),而且还表现在自助精神上。
  
  
  弗里德里希斯塔尔人的平均总收入有多高?1.8公顷
  224000马克当然不是全部;如按整数258000马克计算,则每公顷为1000马克,而1.8公顷应为1800马克。
  18世纪的农民,虽有8—10公顷的土地,却是农民,是体力劳动者;而19世纪的小农,虽有1—2公顷土地,却是脑力劳动者,是企业主、商人(第69页)[注: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5卷第141页。——编者注]。
  结束语:小农和工厂工人,两者都上升为中间等级……“巴登哈尔特山区的三个村庄”,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广泛的中间等级(94)[注:同上,第145、146页。——编者注]。
  阿门!
  载于1938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1卷
  译自1969年《土地问题笔记》俄文版第81—88页
  注释:
  [62]  列宁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这部著作的第5章《“先进的现代小农户的繁荣”。巴登的例子》(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5卷第138—146页)中对莫·黑希特《巴登哈尔特山区的三个村庄》(1895年莱比锡版)一书中的资料作了批判性的分析。——112。
  [63]  列宁在这里指出了莫·黑希特书中关于弗里德里希斯塔尔和布兰肯洛赫这两个村庄的播种面积资料前后不一致。——119。
  [64]  第一列数字(被除数)是指弗里德里希斯塔尔、布兰肯洛赫和哈格斯菲尔德三个村子各自的土地总数(单位公顷),第二列数字(除数)是指各村每户的土地平均数(单位公顷),第三列数字为各村的大致户数。这里计算出的数字与本卷第117页的数字有差异。——120。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