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失误及面临的挑战(4)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十多年领导中国实现如此的剧变,取得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个奇迹。这背后肯定有原因,最重要的靠以下三条。

第一,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就可以说成是思想解放史,我们每一个重大改革决策的出台都是以思想解放做先导,改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我们解放思想解放出了什么结果?那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跟若干年以前大不相同了。那就是因为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创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有发展的巨大成就。我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思想障碍,今天想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单有公有制,而今天公有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单一计划经济,而今天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就必须单一按劳分配,而今天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过去单一农业集体经营就得人民公社、大锅饭,而今天早就实行了联产承包。这些在过去肯定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思想解放确实对我们起了极大的作用。

反过来我们看垮台的原苏东政党就是这方面出了问题。2006年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在保加利亚期间,原共产党政治局委员社会党的主席利洛夫谈到他们所理解的“苏东教训”时,指出第一条就是教条式对待马列主义。表面上看苏东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僵化地坚持、教条地支持,坚持的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说得那套东西。当年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但在后来就和现实对不上号了。比如说,当年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每个毛孔都充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工人阶级不仅有相对平等化还有绝对平等化,工人阶级也没有民主选举的权利。说得对不对?肯定对,当年就这样的。但二次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了,覆盖面很广,保障水平很高,社会矛盾明显缓解。工人阶级也有了民主选举的权利。马克思描述了他设想中的社会主义,而且设想社会主义革命要发生在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全部发生到落后国家,特别是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哪个国家也没有马克思设想的基础那么好。所以,如果二次大战之后共产党人不根据新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发展,还是拿一百多年前的东西去宣传,在受众们看来是对不上号了。一个理论连现实都解释不了,从何说起指导实践。如果说有作用,那就是副作用,说到最后连理论工作者自己都不信,所以在今天的东欧地区马克思主义惨得很。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有生机活力。

今天,我们还是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本源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但要坚持最重要的东西:一是世界观方法论;二是根本的价值观,我们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完全平等,这当然不能放弃,放弃了就不是共产党了;三是根本的政治立场,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如果放弃了这一点,那非垮台不可。这些东西是我们坚持的,而且以后也会坚持。但马克思主义当年很多具体的论述,因为国情、现在的时代特征等原因,我们对它们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我们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而十七大讲得很明白,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有用的,绝没有过时。

第二,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邓小平讲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是从改革的深刻程度、影响的巨大程度的角度来讲的,它是革命性的变革。

举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改革的影子。第一个例子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在改革之前,中国很多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1978年,全国有2亿5千多万农民处于贫困,占当时10亿人口的1/4,贫困的含义就是温饱问题没解决。那是因为人民公社的体制,大家出工不出力。但从70年代末开始,我们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地承包给每家每户去种,就这一条根本地改变了农村面貌。地还是那些地,人也还是那些人,农机、农药、化肥短时间内可以说没有任何改变,但农民的积极性空前调动起来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城镇居民也得到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当年,全国人民都得到了这场改革的好处。

第二个例子是市场经济。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我们长期搞计划经济,在理论上,计划经济很美妙,有计划、按比例,避免了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在现实中,计划经济也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这种优越性只有在经济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容易做到,比如说建国初。一旦经济规模变大了之后,这么大一个国家要指望一个国家计委把全国经济计划得完全合理,谁有这个本事呢?大跃进突出问题在于高指标是计划出来的,跟市场一点关系没有。而且更长的时间内、更大的范围内,计划经济还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那就是缺乏活力,政府给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规格、型号规定得死死的,原料由政府提供,流动资金也由政府提供,产品收走,企业一点自主权没有,那就不会有积极性,干得怎么样就是那几十块钱,奖金一分钱没有。还有,理论上说如果国家下达了计划真是合比例的,企业如果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那是什么行为?在我看来,那是破坏了原有的比例关系,恐怕不应该受表彰,要受到惩罚才对。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过去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的是商品严重短缺,什么都要靠票、靠证。实行了市场经济之后,由市场配置资源,不同利益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使出浑身解数,活力、压力、动力怎么估量都不过分。

第三,开放带来了大量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我们合在一块儿说,改革在前,开放在后,但我觉得从实际进程来看,应该是开放在前,改革在后,开放促改革,反过来改革也促开放。

为什么1978年能开始改革开放?除了刚才说的邓小平等领导人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外,一个直接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人出访后意识到我们落伍了。1978年,不少领导人出访,出访的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受到震撼。文革中,我们过得很苦,但曾经还自我感觉不错,一出去发现不是那么回事。1978年5月谷牧副总理出访西欧五国后,向政治局汇报他看到的西方国家的发达状况,在1978年6月的那次会议上,领导层就向发达国家学习形成了初步的共识。1978年邓小平访问了五六个国家,其中日本、新加波对他影响最大。邓小平后来说过,长期封闭半封闭使人愚昧无知,我们要改革要开放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否则死路一条。

这种认识是刻骨铭心的。这样的认识就在随后召开的三中全会上变成了整个领导层的共识,并做出了几项重要决策,一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真正要搞建设再不能折腾了;二是改革开放要改革僵化体制,要学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文革一定不能再搞了。就这几项决策,我们足可以说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三十多年前,谁能想得到那次全会会对国家对我们每个个人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剧变就从那时候开始。之后,我们开放领域越来越宽,开放程度越来越深。通过开放,我们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学到了外国的技术,占据了份额很大的国际市场,也买来了大量的资源、能源,还学到了市场经济、公务员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更不用说股票、基金等等。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