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之梦,如何HOLD住?

体育强国之梦,如何HOLD住?

如果说,被人称作“东亚病夫”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体育人最感屈辱的历史,那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是中国人在这件事情上最扬眉吐气的一刻:51块金牌登金牌榜之魁首而傲视群雄,100枚奖牌让中国人的名字在奥运会28个大项中的26个里出现,帆船、赛艇、48公斤级拳击等多个项目第一次诞生了中国冠军——当《义勇军进行曲》此起彼伏地回响在各个比赛场馆时,我们觉得在“中国”之前,可以加上“体育强国”这一定语了。

然而,事实正是如此么?从2008年前全民推行体育锻炼的高涨热情,到奥运会之后日渐退去的积极性,“体育强国”的头衔是不是只是由这场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事制造出来的一种海市蜃楼呢?经历各种大喜大悲之后,中国体育是能继续向前,还是从此萧条呢?作为中国最权威的体育人之一,前不久做客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的著名体育专栏作家金汕有话说。

认识·体育强国到底是咋回事?

新侨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业内人士都在争论一个“中国是体育强国还只是大国”的问题。你觉得一个体育强国需要有哪些标志呢?

金 汕:这个问题之前有不少人讨论,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大家一看这傲人的金牌数,就认为中国绝对算得上是体育强国了。但我觉得“金牌就是强国标志”其实是一种老百姓长期认识上的偏差。金牌数量只能是标志之一,甚至它连最重要的标志都排不上。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看的是体育事业在整个国民生活中占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其中有两个表现:一个是全民健身的程度究竟如何;第二就是体育产业是不是发达。

新侨报:“全民健身”这个概念,已经被提出很多年了,但好像风头是一阵一阵的,这是为什么?

金 汕: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北京市每年人均为体育花费的消费是73元。在这样一个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大关,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已经属于中等富裕的城市,北京人一年的体育消费还不够吃一顿像样的饭或看一场3D电影的,这是为什么?只能说明,在北京人的想法当中,体育健身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是理念上出了问题,一来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个理念的推行,不管是在观念灌输上还是实质的落实,做得还远远不够。第二,国家确实没有什么大型项目值得大家去热爱、去全民参与的。

新侨报:提到全民参与,就可以说到另一个标志——体育产业,这可能是很多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吧?

金 汕:没错,普通民众大都只看到很表象的奖牌数,很多人没有想到体育产业是一个体育强国标志性的东西。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体育产业占总GDP的2%—3%,但中国不到1%,从这方面就能看出我们和体育强国之间的差距。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