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龙:这个我不好做一个太明确的判断。在我的印象里,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区域,它的产业谱系是比较齐全的,如果说重化工也的话既有重工业,也有轻工业,从更细的产业链条来说既有普通消费品的加工业也有中游制造业,也有上游的能源、原材料行业的基础。尽管它不像中西部地区有煤炭等等,但是在能源领域是占着很重要地位的,像石化加工、核电等等都是比较齐全的。这样的产业结构有一个好处,它抵御经济波动和经济风险的能力比较强。过去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东南沿海地区的发达地区,因为产业的结构比较健全,谱系比较全,所以当整个中国经济起伏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它本身的起伏波动相对比较小。比如重化工业跌了以后增长放慢了,但是服务业或者是其他行业保持高增长就弥补了一些。
但是在中西部的很多地区,比如大家都很了解的山西当煤价跌了,煤炭市场不行了,就会对它地方经济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像广东这样的产业群体比较齐全的地区,经济发展是比较稳定的,也就是说是比较健康的。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是依靠这地缘优势、政策支持的话有优势,现在已经转化成结构优势或者是产业的积累。另一方面从产业集群角度看已经形成的这些集群,固然有升级或者是进一步转移的要求,但是它本身仍旧对资金、技术、市场有很好的吸纳能力,所以仍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比如要上一个点的零器件厂商肯定比在中西部好。哪怕中西部给我有很好的优惠政策、很好的资金条件,但是广州对我来说可能吸引力更大一点。总体来说广东经济由它的结构特征所决定,仍然是具有很好的增长前景和潜力的。
主持人一心:谢谢您这样评价广东产业结构整体的优势。作为广东人或者是广东网友来说更关注长三角的发展,因为珠三角也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另一个龙头就是长三角了,长三角的结构调整问题,包括它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速度其实也都是广东网友所关注的。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长三角在产业结构、整体竞争方面的优势在哪里?
杨建龙:对这两个地区要做出一个客观、准确的比较是很难的事情,因为这个比较很容易就会带有一些个人的色彩。我不想做这样的评价,因为这样的评价不管怎么样的评价都一定会有人说你不对的。(笑)我觉得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的发展是很快的,它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80年代那一轮周期,珠三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90年代中期,长三角的发展明显加快了,从结构特征来看,长三角的产业结构的特征跟我们今天的这种结构特征靠的比较近,从时间上靠的比较近,所以它的增长背景和空间,它的现代程度,在中国经济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之后,到了新的经济结构特征,他是比较一致的,或者说它是这个阶段中国产业结构特征的重要代表地区。广东在过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完成时,还没有实现跃迁时,可能比上海的结果特征要略逊一筹,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不一定准确。
主持人一心:长三角哪些比较有竞争优势?
杨建龙:这个就很难说了,长三角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布局比珠三角要略高一筹,它也有汽车、也有石化、也有钢铁,但是在现代服务业,在金融、物流等等这个领域发展的要比珠三角好一些。而这一块的发展对它的实体产业之间的支撑和配套作用是很强的。再一个,那个地方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繁荣可能都会对它未来的发展提供或多或少的支持。今后两个地区,其实要比谁快谁慢、谁高谁低没有一个人敢说,因为未来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大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在面对国际这种大的竞争环境时,大家都面对着如何成为一个国际性大的产业基地、国际性的大都市,成为国际上大的集聚中心、经济中心都得面对国际的竞争。因为现在虽然说我们会把珠三角和长三角比到一块儿,但是真正跟珠三角、长三角展开竞争的,跟广州企业竞争的不是上海企业,跟上海竞争的也不是广州企业,而是跨国公司。全球500家大的跨国公司,所以应该有一个更宽广的视野。
主持人一心:说到珠三角、长三角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或者是经济正在崛起的地区,就是环渤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也是在环渤海经济带里,您怎么看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它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姿态?
杨建龙:现在环渤海经济带的未来可能会形成的发展图景,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倒还不是非常清晰,因为还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作为中国经济第三波增长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带,我觉得它应该在自己的发展中既要很好的借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验,同时要发挥自己独特的地缘位置的优势。如何去这样做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它还是有很好的前景的。
主持人一心:比如像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基础和长三角、珠三角先天就不同,他是国家一下子就给他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来进行重点的产业扶持,从这一点来说是不是带有先天优势呢?
杨建龙: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不准确,可能会误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我的感觉看,首先取决于这个地区的人,人的作用,人的能动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国家支持是一个方面,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方面。现在在环渤海地区增长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地区是如何把环渤海区域的各个行政区域他们之间相互的联系建设起来,让他们能够拧成一股绳来实现这样的发展,形成产业结构的互补,形成在资源上互相的支持和扶持,前后呼应,交通条件、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这个结合可能就会决定未来能否成功的关键。至于说国家的支持、扶持,当然也必不可少,但是它可能不能够替代我们所说的这个因素。
主持人一心:您刚才谈的后一点问题,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内共同面临的问题,怎么能够资源整合、怎么能够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您展望一下未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长三角也好,珠三角也好,或者是一个更新的产业带也好,谁能够引领中国的经济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