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就业能力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就业

以提升就业能力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就业

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611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高校毕业生是新增劳动力中的优质资源,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希望所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就此问题对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进行了专访。

1 理性认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计,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您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曾湘泉:经济形势对就业的影响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估,不能低估经济形势对就业形势的复杂影响,但也不要制造人为恐慌,要理性思考分析和作出判断。

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认为,这是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企业家、劳动力市场第一次遇到的重大外部冲击。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中国失业率上升现象,在2009年可能出现,这将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第一次周期性失业。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中国出口下滑只是部分原因,中国经济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此次周期性失业的出现。

但是,我们要看到,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一个正常现象,有快速发展期,也有衰退期,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在这种大的经济变化中,中国企业不要过于悲观,要树立发展的信心,筹划下一阶段发展目标。

金融危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目前心理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产生的作用。人们对不确定的预期会加大做事的谨慎程度,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会有一些表现。在这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大量的用人单位本来没有多大问题,现在招聘也趋于谨慎,这对用人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

由于预期不好,很多效益还不错的企业也缩减了用人规模,这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但也应该承认,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是近年来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只不过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形势显得更加严峻了。

2 摩擦性、结构性失业仍是就业突出问题

记者:从理论上讲,大学生不是弱势群体,其就业不应成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哪里?

曾湘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复杂,与当前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下降有关,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有关,但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大学需要与市场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确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与企业合作,对工作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作为大学生提升能力的目标。相比而言,我们很多高校还未建立用人单位联系机制,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够,难以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同时,用人单位向高等教育传导需求信号的能力也非常欠缺。比如,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对职位所需要的就业能力缺少明确的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信号紊乱。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强调学历、性别、年龄与证书等因素,而忽视了大学生真正具备的能力水平。教育的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不畅,直接后果是教育的产品——大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职位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高校定位不明,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忽视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也落后于办学规模,师生比过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结构和质量上看,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教师来源多元化,并特别注重对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要求。而我国许多教学型大学,教师大多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满堂灌和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对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目标。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3 推进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发布制度建设

记者:在当前的形势下,您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曾湘泉: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紧密配合,全面推进。

我认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承担公共信息的发布工作。因此,要加大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的发布力度。失业的问题,首先是岗位空缺信息的问题。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当前,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向社会及时公布信息,从而降低摩擦失业率。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当每年将分专业、分地区、分学校在校就读人数、毕业生人数等及时向社会公布,以避免造成有的专业一哄而上,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失业。

我们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所带来的就业增长,要远远低于汇率和贸易所造成的就业损失。也就是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弥补不了那么多的就业损失。目前解决就业问题,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思路就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创造直接安置的就业岗位,比如,在扩大社区服务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安排岗位。

也有一些国内目前特别落后却需要特别增加的职位。职业生涯的指导应当从高中开始,为此,增加中学的职业指导师就很有必要。有成千上万的中学,如果每个中学都有一到两个这样的职位,不但会由此增加很多就业机会,而且对学生、对家长对未来发展都是利好,因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有好处,对当前的就业也有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总体而言,政府在选择增加这些岗位的时候,必须经过细致的调研和论证,岗位必须是有效的就业岗位,不要造成大学生未来的隐性失业。

到2020年,我国人口结构所决定的24岁以下青年劳动力将不断减少,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教育部门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发展趋势等,迅速着手研究和制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包括整体规模、层次、体制和机制等长期的发展目标。特别要关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结构、能力要求等问题。

教育部门要探讨如何建立更为科学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大学规模等大学绩效衡量指标体系,引导大学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方向发展。还要探讨如何建立一套有利于各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中心工作业绩评估的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性失业。研究采取满足特定需求的激励政策,调节大学生就业流向,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转变,有效支持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国际经验表明,构建基础平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非常重要。高校应紧紧抓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重心,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强化对企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除了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外,也让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