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叙伊“合并同类项” 能否如此简单?(2)

对叙伊“合并同类项” 能否如此简单?(2)

叙利亚和伊朗好到“穿同一条裤子”

叙利亚虽然作为阿拉伯国家的重要码头,但是在过去多少年和非阿拉伯的、同属于什叶派的伊朗结成战略同盟,换句话说,在关系到整个阿拉伯民族利益的时 候,叙利亚却与阿拉伯的宿敌伊朗穿同一条裤子,站在阿拉伯世界的对立面,这一点非常典型地体现在1980年至1988年期间的“两伊战争”,当所有阿拉伯 国家都支持伊拉克对决伊朗之际,阿拉伯的叙利亚却站在伊朗一边。

和伊朗结盟本身其实并不是问题,但要命的是,自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一直试图向阿拉伯世界输出伊斯兰革命,鼓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激进力量颠覆本国王权,建立类似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权制度。伊朗此举使海湾阿拉伯君主国长期面临显性或潜在的动荡与风险。

伊朗还同阿拉伯国家争夺在海湾地区、中东地区的控制权,争夺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领导权,导致双方在政治上、宗派上、心理上水火难融, 更何况伊朗与部分阿拉伯国家还有领土争端。此外,阿拉伯海湾国家因为自身安全需要加强了与美国的政治、军事联系,也激化了其与伊朗之间原本难以弥合的矛 盾。

在这些大背景下,如果能借这次规模宏大的阿拉伯民生之变推翻大马士革政权,使得叙利亚在外交上完全断绝与伊朗的战略联盟,无疑将切断伊朗影响力扩张 的臂膀,使其陷入孤立,影响退回到海湾东岸。也恰恰为了对付伊朗,海湾阿拉伯君主国或阿拉伯联盟与西方国家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利益共同点,无论美国还是英 法,乃至伊朗的死对头以色列,也都不希望伊朗做强做大,更别说这些力量正在围绕伊朗核危机想方设法制约和削弱伊朗。

“以压促变”还是马上动手?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现在是希望借加大对叙利亚和伊朗的打压,形成“以压促变”的效果。美国最希望看到的,无疑是通过所谓“民主革命”的风潮,把中东 地区的反美势力一一扫除。而在利比亚政局发生变化之后,中东地区最坚定的反美堡垒就是叙利亚和伊朗,而且两国关系紧密,互为倚靠,给美国带来不少麻烦。美 方有舆论认为,现在叙利亚和伊朗两国局势严峻,并且也失去阿盟的支持,同时美国已在国际上组建了对这两国“最严厉”的制裁联盟,伊朗甚至面临着以色列“可 能的军事打击”,3艘美军航母已齐聚霍尔木兹海峡周边,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一并解决叙利亚和伊朗这两个难题的最佳时机。同时,美国希望借解决伊朗和 叙利亚问题,巩固自己在中东地区主导者的地位,拉拢叙利亚、伊朗的周边国家作为盟友,为加强掌控中东局势打下更好的基础。

但是从目前看来,美国暂时还没有在伊朗或者叙利亚展开军事行动的打算。首先从美方的角度来说,美国今年是大选年,奥巴马刚刚才从伊拉克撤军中收获不 少分数,为连任考虑应该暂时不会在中东地区发动新的战争。同时,美方前不久刚刚宣布了国防的“瘦身计划”,由于受金融危机拖累,美国的国防资金也是大受影 响,再加上阿富汗战争还在继续烧钱,要美国再发动对叙利亚或者伊朗的打击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叙利亚和伊朗不仅地处中东要地,同时还涉及教派问题, 如果处理不慎,很可能引起中东地区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教派冲突。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伊拉克、沙特、约旦等国都有可能卷入,这不仅对美国不利,对美国在中东地 区的铁杆盟友以色列来说更是一场恶梦。因此美国目前在关于军事行动的表态上仍然非常谨慎小心,不愿轻易挑起争端。美国总统奥巴马5号表示,美国仍在争取通 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而关于叙利亚问题,美国尽管关闭驻叙利亚使馆,但表示驻叙利亚大使的职务没有任何变动,显然也是在为外交解决问题留下后路。

美国和伊朗恐怕都不想打?

最近我看到美国《新闻与世界》有一篇报道,说现在有四种假设:第一种假设是伊朗挑起战争,但它认为这个概率不大,因为可能引发美国更加严厉的反击, 伊朗损失会很大;第二种假设是美国或以色列先发制人,打击伊朗的核设施,而伊朗则有可能求助于恐怖主义行动,它认为有这个可能;第三种假设是持续的制裁导 致伊朗的收入减少,经济混乱,领导人地位不稳,它认为这也有可能;第四种假设是伊朗被迫搁置甚至废弃核计划,像利比亚那样,它认为对于伊朗来说这并不难, 因为伊朗自己一直说没有搞核武器,而且,加强核计划是为了医用目的,这个也是有可能的。

伊朗方面

应该说,目前双方战争的调子都很高,但我觉得都有虚的地方。就伊朗来说,现在被制裁得很厉害。举一个例子,伊朗的货币已经贬值到什么程度了呢?现在 伊朗的官方说,一个美元兑一万一千个里亚尔,但在黑市上,大年初一的时候已经是兑两万二千个里亚尔了,伊朗人要到银行去取钱,美元是取不出来的,要取就是 按一万一千个里亚尔给你,跟市场上相差一倍,我们的公司在那儿也相当困难。这种情况下,那里物价猛涨,投机更厉害,有权的人,可以用里亚尔按一万一兑成美 元,然后到市场上按两万二兑回来。

另外,伊朗虽然是一个产油国,但他炼油很差,汽油都要靠从外面进,在这种情况下,伊朗经济十分困难。再加上,伊朗要面临大选了,这次大选恐怕会重演 上次的混乱。现在伊朗宣布,要停止对欧洲石油出口,实际上是他心虚。它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有这个能力,但不能持久,如果引起美国大规模反击,伊朗损失会 很大。

美国方面

美国方面叫嚣得也很厉害,宣布了两条红线,核武器和霍尔木兹海峡。美国的战争威胁,在国内得到了一部分右派的支持,但美国的力量今不如夕了,美国的经济很困难,现在又要削减国防预算,真要打仗,奥巴马也要三思,弄不好把大选搞砸。所以,美国也心虚。

所以,我觉得双方都在制裁来要挟,但都不想打,都心虚。但战争又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些误判或某个时期的国内政治需要,又都可能挑起战端,比如,伊朗解决国内矛盾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跟美国对抗,国内极端派也很叫嚣,美国也有这个问题。[详细]

欧洲方面

美国利用核问题达到了很多目的,它牵制了那些和伊朗保持正常关系的国家,包括中国和欧洲。因为美国在伊朗已没有任何利益了,所以,他任何惩罚措施造 成的损失都是别人的,他就用这个办法既施加了压力,又牵制了其他国家不能发展。其实,尽管大家现在看到欧洲和美国似乎站在一起,其实他们有很大的差别。

当初伊斯兰革命以后,美国首先和伊朗断交了,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仍然和伊朗保持正常关系,发展经贸,所以美国那时很生气,就通过法 案惩罚任何与伊朗做生意的人。伊朗核问题出来以后,法国和德国开始介入。其实,当时美国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法国和德国就是不赞成的,它们担心美国继续动 武,先收拾阿富汗,再收拾伊拉克,再打伊朗。

所以,欧洲虽然在行动上跟美国走,但他们根本不愿意,他们反对打仗,你可以看到,德国连利比亚战争都没有参加,法国也宣布提前从阿富汗撤军。

本文关键词: 同类项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