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服务于增进民主,让基层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满意。世界上的民主体制多种多样,反映着每个国家各自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特点。在民主国家,公民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参与政治体制的责任,而他们的权利和自由也正是通过这一体制得到保护。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一切服务于和谐民族,让基层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团结。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团结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等方面的关系。
改革社会管理方式的路径选择
要由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全面管理社会、个人单位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公民共同治理社会和个人社会化转变。一方面政府管理社会要适当向社会组织和公民放权,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健康的社会主义基层公民社会。
就改革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而言,其一要更加科学地转变政府职能。要坚决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继续把政府不该管的事务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量减少行政审批,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要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其二,更加公正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加快推进政府管理社会创新的基石,要坚决反对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行政乱象。我们必须把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坚持程序正当、高效便民,坚持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其三,更加公平地普遍购买服务。要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增加政府非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比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不等于政府生产公共产品;政府购买服务不等于政府放弃管理责任。政府作为公众的代表,购买相关产品并代为付费,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只是相当于让市场承担了生产相关服务的责任,政府仍然是提供该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
就改革社会治理的方式而言,其一,更加协调地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改革社会治理的方式,要坚持党委方向管理,完善政府公共管理;改进企业民主管理,强化社会组织自我管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管理,动员全部主体合作管理。
其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组织。要通过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管理和监督。要遵循分类对待的原则,对一些经济类的中介组织、基金会组织,或一些较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政府给予相应的鼓励、优惠政策。
其三,培育负责任的公民意识。当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意识形态领域,把工作重点放在强化国家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权责意识上,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把培养公民意识作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要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