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创业十大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巾帼创业十大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人们对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充满了向往,但那只是古人的一个憧憬的梦想,而如今,一个平凡的山村女性,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不屈的奋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把一座小山村建成了现代的“世外桃源”。她,就是县龙山镇村的,她被评为巾帼创业十大标兵光荣称号。

只要奋斗,就会有报偿

1985年,23岁的嫁到了村,当时婆家经济十分拮据,她和丈夫起早贪黑,在3亩责任田里苦干了几年,苦没少吃,罪没少受,日子仍紧紧巴巴。

要强的知道怨天怨地没用,她不相信凭自己的双手就闯不出一条路来。1995年秋天的一天,到邻县走亲戚,亲戚家端上来一盘子桃,说:“吃吧,这还是你们村的桃,现在都一块多钱一斤了。”亲戚一句无意的话触动了敏感的,她寻思:对呀,我们村历来有栽桃树的传统,由于土质好,桃子又大,口感又好,没准种桃能找出条致富路来。回到家后,她走访了几个种桃老把式,取经求教之后,她又瞒着丈夫购买了一些《信息科技报》和《桃树管理技术》等刊物,闲着就读,学习技术,了解市场,最后,坚定了栽桃致富的决心,她把想法告诉了丈夫,没想到丈夫一口回绝:“咱村种桃的就是图自己吃,没听说种桃能发财的。”并不气馁,她反反复复算帐,丈夫终于勉强同意了。

1996年冬天,与村里签下了承包村前占地50多亩荒山野网岭的合同。从此在这片荒山野岭上出现了一位农家女忙碌的身影。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匆忙扛起镢头、铁锨,带上干粮,在山岭上一干就是一天。山上风大,寒气袭人,手被坚硬的石头和整地的工具震裂出道道血口子,风一吹,钻心的痛;脸上,被风一刮,尽是些血道子,疼痛难忍不说,不用围巾裹上都不愿见人。憨厚的丈夫心疼她,看实在拗不过,也便随她一起走进了大山。一个冬天别人都在蹲墙根,晒太阳,他们除了雨雪天,几乎天天都在地里,一个冬季下来,一条长200多米的山路通向了山岭,一条条1米深、80公分宽的条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岭上。第二年开春,到了该买桃苗的时候了,她为了进到优质的苗木,乘车到临沂、胶南等地考察,用一株2元钱的价格引进了秋风蜜品种,细心地栽到了地里,从此就象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浇水、追肥、打药、剪枝、定形,整天蹲在桃园里忙活,她用母亲一般的细心呵护着自己的网希望。

天道酬勤。经过三年的细心管理,第三年秋天,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丰硕的回报,她栽的50亩桃树产量达到20万斤,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第一次流下了喜悦的泪珠,丈夫和家人也笑了。

自己富了,也给姐妹们找条路

靠种植桃树发了财,自己腰包鼓了,看到周围的姐妹们还在为发家致富发愁,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从困难时候过来的深知群众致富的不易,她要利用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帮助她们脱贫致富。村里不管谁遇到技术难题前来请教,她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不管哪家请她现场指导,她立马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相帮。还主动帮助农户发展种桃。村里张安菊的丈夫体弱多病,生活十分困难,想发展桃树又没有资金,缺乏技术,就给她送去了100株桃苗,春暖花开的时候,帮助对花授粉,夏季自己的桃树不打药,帮助她家打药,秋天采摘的时候先帮助她家采摘,张安菊感激地对说:“蔡大姐,俺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可全亏了你,俺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满足自己或一少部分人致富。她发现,该村多数姐妹不是走东门串西门,就是啦啦家常,做做针线活,劳力白白浪费太可惜了。她就想,男人们能够外出打工挣钱,女人难道只能坐家“吃饱蹲?”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于是她有机会就找妇女们啦呱,鼓励她们上桃园,并承诺在资金上、技术上给予帮助。村里妇女于春凤丈夫在大连打工,每年收入0多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发展桃园不热情,就上门做动员,告诉她:“咱不能光依靠男人,家里看几亩桃园,就象看个小银行,收入也不低于他。”在她的开导下,于春凤最后承包了3亩桃园,且收益很客观。这几年,共带动全村发展桃园余亩,全村仅桃园一项年收入120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邻村黄难头村看到村通过种桃致富,也纷纷想发展桃树,但苦于没有苗木、技术。听说后,联合村里几个姐妹到黄村传授技术经验,帮助他们共同致富,该村支部书记感激地对说:“经过你们的帮助,我们村每年桃园增收800元,感谢你为我们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由于致富不忘众乡亲,在乡亲中享有较高威望,被群众称为致富使者。在村妇女主任竞选中,以全票当选为村妇女主任。上任后,她更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开拓销路,她几次南下福建、浙江联系客户,签订的长年合同,每到收获季节,客商络绎不绝,由于管理先进,蜜桃个大肉厚汁多,价格比别处高出许多仍供不应求。,村里一处荒山对外承包,顶住压力,联合村里几位姐妹承包下来,全部栽植蜜桃,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漫山遍野全是粉红的桃花,被县妇联命名为“巾帼示范园”,被市妇联、市林业局命名为“三八绿色示范基地”。

是山里人,就得有山的胸怀

在山沟里生活了十几年,“是大山养育了我,是青山回报了我,我就得有大山的胸怀”。这是的肺腑之言,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过上富裕生活的这几年一直在用真心回报着养育她的这方水土。去年二月,村小学院舍、教室急需维修,她主动拿出元交到村里,用在了学校的改造和修缮上。村里的群众苦于致富无技术,她便利用村里的人口学校,将学到的技术传授给群众,并在果树的名优新特的引进、农副产品的增值、畜牧的规模养殖等方面积极带头,充分发挥党员科技示范带动户的带动辐射作用。山乡缺水,她拿出2万元帮村里铺设了多米的暗管,使全村1000多亩的山上种上了优质蜜桃,带动村里60余户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路。村里有条主街,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积水成汪,泥泞难行,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群众怨声载道。村集体没钱修路,一筹莫展。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去年初冬,她向村里无偿捐款3万元用于修路,她这一举动使村两委有了决心,也使群众有了干劲,全村百姓齐下手,出工出力,不用10天的时间一条长700米宽10米的主街全部修砌完毕。从此,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人生的辉煌。如今,她计划联合本村姐妹组成妇女协会,依靠蜜桃走小康路,把村建成一个现代化的“世外桃源”。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