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罡:土耳其如何下好中东这盘棋?

殷罡:土耳其如何下好中东这盘棋?

提要:对于土耳其来讲,中东的乱局,既是机遇,也是考验。这个考验就是:能否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国家定位,明智地处理好同中东各国的关系,树立良好形象,不要让人们总是联想起奥斯曼的辉煌,从而引发担忧。

中东是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没有消停的时候。二战结束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1948、1956、1967和1973年打了4场仗,好不容易埃及和以色列在1979年签订了和平条约,伊朗和伊拉克又在1980年开打了,一打就是8年。按理说,萨达姆的伊拉克为了阿拉伯人的利益和波斯人血战,应该得到不错的回报,但海湾的王爷们就是不愿意为战争买单,实在缺钱的萨达姆干脆在1990年出兵科威特,惹得安理会授权“解放科威特”,40多个国家出兵群殴萨达姆的侵略军,接着就是连续12年的制裁。萨达姆嘴硬,不服气,于是在2003年国破家亡,两个儿子被反坦克导弹炸得血肉模糊,当父亲的被从地窖里拖出来,后来被吊死了。

就在多国部队集结兵力准备索命萨达姆的时候,伊朗高兴地宣布,他们要自行提炼浓缩铀了。于是,结束萨达姆专制的战斗还没有打响,旷日持久的伊朗核问题又摆上了台面。

就在伊朗核问题演变成了伊朗核危机,全世界都在揣测美国和以色列什么时候轰炸伊朗的时候,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变革浪潮又席卷而来,中东前所未有的大乱局还在持续发展之中。

算起来,二战之后,生活在中东的四大主体民族,即阿拉伯、波斯、突厥和犹太人的国家,唯独土耳其的日子过得比较安稳,除了没完没了地清剿库尔德反叛势力之外,不仅没有被卷入对外战争,还同其他主体民族国家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在中东乱局中不断抛头露脸。

近些年,土耳其轰轰烈烈地向被以色列围困的加沙派出了“救援船队”,闹出了人命,轰动一时;在安理会讨论制裁伊朗决议草案的当天,不合时宜地和巴西一道与伊朗签署了“核燃料交换”协议,协助伊朗回避制裁;它的总理在“阿拉伯之春”的高潮期不顾风险亲临埃及和利比亚,为阿拉伯民主喝彩;眼下,第二次“叙利亚之友” 刚刚在土耳其闭幕,它又要做东被耽搁了许久的关于伊朗核危机的六方会谈。一时间,土耳其在中东事务中到底是什么角色,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