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朝鲜射星失败,美国尽管高调谴责,但不会在实质上逼朝鲜进行核试,而是一方面遏制朝鲜,另一方面加大力量试探朝鲜,促使朝鲜最终选择缅甸式的变革。从长期视角看,朝鲜会否发生缅甸式的变革,才是朝鲜“射星”失败后的最大看点。
朝鲜“射星”失败后,许多国际评论都说,朝鲜非但不会停止“挑衅”,反而会进行第三次核武试验。其实,类似评论显示了不少人仍然用旧式角度看待可能正处在巨变前夜的朝鲜。
朝鲜“射星”失败的同时,对朝鲜来说,传来另一个不好的消息:执政的韩国保守派出人意料地在议会选举中胜出,而对朝鲜原来奉行“阳光政策”的韩国在野党没能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这一政治结果可能预示着韩国政治保守派在今年年底的韩国总统大选中稳操胜券。若此,一个保守派继续执政的韩国,将继续向处在国内权力转移中的朝鲜施加最强大的外部压力。为了抵御韩国的压力,朝鲜施出惯用的手段如核试,也不是不可能的。
自从金正日过世,无论如何,朝鲜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转变时期。这个转变时期刚刚开始,所以,人们看到了许多的继承性,而忽略或者很难严肃对待朝鲜的变化性。
金日成百年诞辰、金正恩全面接班之际,需要诸如“射星”之类的喜庆和高扬。如果“射星”成功,当然有助于巩固年轻的金正恩统治。但“射星”之逻辑,远比这要复杂。
朝鲜不顾国际上的几乎众口一词高压,“霸王硬上弓”,确实是国内政治考虑。可惜,朝鲜的这个解释,国际社会充耳不闻,反而继续连篇累牍地“大批判”朝鲜。远在欧亚大陆西端的欧盟和欧洲国家,也不甘寂寞,指责欧亚大陆东端的朝鲜违反有关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在我看来,朝鲜“射星”不过表明的是朝鲜内外政策的原有一切仍然在继续;而国际社会,尤其是美日韩的反应,也是一贯的,也就是说,朝鲜这次通过“射星”之行动与国际社会“利害关系方”的互动,真的乏“新”可陈。
如果朝鲜发射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新闻;朝鲜发射不成功,是预料之中的。养了那么多“一流”专家和情报机构的美国,预测朝鲜“射星”失败,应该不难。也就是说,美国等事前是知道朝鲜“射星”是没有成功可能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