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开能否遏制“大处方”现象?
蔡国斌:我认为是可以遏制“大处方”现象的。因为取消药品加成以后,医药回扣会大大减少,用药多少就不牵涉医院和医生的收益了,“大处方”没有了存在的理由,这从用药合理性的角度来说是更加科学的,总的来看,方向是好的。
温建民:能够遏制,但没有提出配套政策也遏制不了多少,“大处方”不光是因为以药养医引起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医院的盈利收入、医务人员的待遇问题等,如果没有一整套的政策来平衡各方关系,只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医药分开上,是不现实的。
朱恒鹏:医药分开并不能实际减轻患者的看病成本,也不能杜绝或缓解医生靠过度用药谋利的问题。这是因为,医药分开后,政府财政补贴一定会增加,政府如果按药品销售量给予补贴,无异于鼓励医院多用药。而如果按固定数额补贴,又会诱导医院多卖高价药,以获得更多返利。因此,医药分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药补医”的顽疾,患者必然会像过去一样承担高药价,或者是较高的检查费用。
孙东东:医药分开可以缓解“大处方”的问题,但如果诊疗的问题不解决,“大处方”不可能从根本上被遏制,因为开“大处方”有各种方法,不只是药品,还可以是诊断、治疗、服务等,总之,不解决医院的利益来源问题是不可能根除“大处方”的。
医药分开后,公立医院亏损会加剧吗?
蔡国斌:第一,卫生部专门设立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这个课题,包括政策的推行,使公立医院不仅在一些亏损上得到了减补,同时在人头费上面得到了落实,医院应该更多地考虑业务精准的问题,而不是在经济问题上考虑过多。第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在逐年增加,2012年,政府的卫生投入占GDP的3.4%,这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赵平: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相当大的部分,医院可以完全听从政府的安排,但希望政府有足够的补贴,补足财政的漏洞。取消了药品加成,公立医院的收入就减少了很多,亏损自然是要增加的,这个责任就落在了政府的头上。
温建民:会加剧公立医院收入的减少,造成很大的问题,国家得先把公立医院的亏损补足了,包括明补和暗补,光补明的不行,一些该提高的收入都要补足了。例如,医务人员的编制要扩充,工资待遇和特殊岗位津贴要提高,不能再用上世纪90年代的标准了,要不医院和医务人员没办法活。
朱恒鹏:公立医院的亏损肯定会加剧的。要办好公立医院,应该大大精简公立医院数量。同时,必须建立一个民营医疗机构占主体、竞争充分的医疗服务供给格局。一方面要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另一方面应该放开大部分公立医院,将其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用人、自主分配的市场主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