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前中央释放政策信号:加强党外人士任用已形成共识(2)

十八大前中央释放政策信号:加强党外人士任用已形成共识(2)

核心提示:加大党外人士在政府部门中正职安排的字眼,首次上了中共中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专门性文件。

“副职现象”

只是,这一段任职历程,很快因“整风”、“反右”、“文革”而中止。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首任粮食部部长的党外人士章乃器,未过几年,就被打成右派,他的部长职位也一并被撤销。

章乃器的命运自此转折,数年后的“文革”更使他跌入人生的低谷,直到1980年,他病逝3年以后,才获平反。

在章乃器之子、近代史学者章立凡看来,章乃器的命运,几乎是那个特殊时期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命运的缩影。特别是“文革”爆发后,一些北京红卫兵发出致各民主党派的《最后通牒》,限令各民主党派在72小时之内自行解散。

1972年,傅作义辞去水利部部长一职。而正是以此事为契机,之后的35年时间里,党外人士再无任何人担任中央政府部级正职领导干部。

甚至不仅是正职干部,“文革”期间,地方政府副职中的党外人士也都很少。《瞭望》新闻周刊曾写道,党外人士的政治春天,随之结束。

“文革”后,各地政府副职开始出现党外人士,特别是在2008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都有一名党外人士任副职。不过,党外人士扎堆正职的现象,不再出现。在国务院系统,除了之前提及的万钢与陈竺,其余10余名任职的党外人士,皆为副部级干部。

这其中,包括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等。

从这份名单不难看出,党外高官分布广泛,但仍然难以摆脱“科教文卫现象”的桎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廷华认为,这也是由党外人士的人才构成情况决定的——民主党派一直以来都是知识分子为主,担任专业技术性强的领导职务也算是“专业对口”。

另一重现象是,而今的多数副职党外高官,此前都是从下一级副职提拔上来,直接提拔至上一级副职。

比如,2004年2月加入致公党的谢广祥,当年3月就任安徽省淮南市副市长,11月任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2008年当选为副省长(副省级);黑龙江的程幼东,1995年从中学副校长任哈尔滨市教委副主任,一年后任哈尔滨市副市长,2003年任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天津的张俊芳,2002 年任天津市教委副主任(正局级)的第二年就任天津市副市长(副省级);重庆的谢小军,2000年11月至2002年4月还是重庆市农办副主任,2003年就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

“党派色彩不应过分强调”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外人士的“正职扎堆”、“有职有权”与而今的“教科文卫”、“副职现象”形成一种鲜明对比。部分学者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敏感问题,对此避而不谈。

不过,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罗富和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刚刚建立,党外人士中,集聚了大量经济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国家出于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选择了很多优秀的党外人士出任部长。“现在,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应该说,中国共产党集聚了中国最大部分的精英人才,所以,我们现在看待党外人士出任国务院部委正职领导的现象,不能仅看简单的数字或比例。”

袁廷华则从另一角度解读这一现象。他说,党外干部的提拔,大多是由副职到副职,直接跨过了不少层级,因此,形成了一个党内罕见的现象:火箭式提拔。“不少党外干部因此缺少实际的锻炼,进而难以挑起正职的担子。”

作为解决方案之一,学界曾呼吁,为去除党外人士“副职现象”,应给党外人士出任政府部门正职,设定一定的比例。

对此,罗富和并不赞同。他说,从全国人民和全社会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如何选择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问题,“党派归属的色彩不应该被过分强调”。

他认为,在党外人士出任政府部门正职领导的问题上,并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更多要看,我们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有没有更多有能力的人,可以担当这样的职务。”

“厅长、书记,听谁的?”

但从各地实践来看,完全说没有制度性障碍,有失公允。最典型的问题便是:厅长或部长(党外人士)是否参加党组会?一个是厅长,一个是书记(党组书记),究竟听谁的?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主委姚志彬就提到,党外人士一把手的权力,不像党内干部一把手那样(权力)完全到位,因为还有党组书记。

实际上,在有党外人士任职正职领导干部的地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正是最为棘手之事。

姚志彬认为,党内党外应该是一样,不能把党外干部看作是外人,他有属于他的权力和职位,那么,就放手让他大胆去做。

无党派人士、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提及,她与三任党组书记合作过,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遇到重要问题,党政主要领导首先讨论,形成初步共识,再和班子成员商量、形成集体共识后,再推进实施。

上海市委统战部的一次会议也曾提及上海的解决之道: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规定,党委会议题确定前,书记与主任先行沟通,涉及行政业务工作的重大问题,书记要与主任充分讨论和酝酿;涉及干部人事任免事项,在民主推荐考察基础上,经书记与主任充分沟通并征求意见,以及党委书记与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干部处处长共同酝酿后,提交党委会讨论决策。

对此,《意见》首度规定:党外领导干部一般应“列席党组会议”。这个规定,李小宁解读为:一方面要服从党组的领导,另一方面在集体领导下对分管的工作负责。

“比如一个厅长是党外人士,当有重大决策需要党组决定时,他虽不是中共党员,但是他能够列席会议,作为相关工作的分管领导,可以在会上介绍情况。”李小宁说。

另一个待破解的难题,则与罗富和的担忧一致:有从政技巧的党外人才处于匮乏状态。曾在统战部门工作,现任中共安化县委宣传部长的林玲就曾撰文指出,常常是职位出现空缺时,却一时难以找到有经验又合适的党外人士。

对此,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干部局局长张献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意见》注重对党外人士的实践培训,以弥补党外代表人士行政领导岗位历练不足的“短板”。

“目前,中央统战部已经在上海、贵州、甘肃建立了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从去年起已组织10名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张献生说。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