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一再说,这个回暖看是针对谁来说,如果是针对开发商的话,那他愿意成交量愿意价格上去,他叫回暖,但对我们准备买房的人来说,这叫回冷,不叫回暖。这个月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一般来说,虽然春节期间有人置业,但是成交量没有这么大,上个月,我们环比比上个月,同比去年2月份,量会大一点。但是从结构性来看,这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就是保障性住房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剔除这些的话,那么其实成交量还在很低的水平上。
现在的问题就是心理预期,心理预期很可怕,根本性长期性的房价上涨,心理预期被改变了吗?没有。今天微博上有人说现在房价是不是抄底的机会,一种看法现在就是抄底的机会,一种看法就是年中是抄底的机会,还有一种看法是年底四季度是抄底的机会。大家现在判断跌下来是短暂的,从长期上上,很多人的心理预期没有改变。为什么没有改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这个城市试探一下,那个城市试探一下,好像约好了一样,看谁能顶的时间长一点,说不定就过去了,那么对于买房者来说或者对整个市场来说,他们预期也要看一看地方政府是不是说不定就突破了?说不定救市政策微调就调上来了?比如说现在一些地方上的银行已经开始放松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原来都是上浮的,现在开始基准利率,甚至有些地方开始下浮。所以你看到我们就很多人就在什么时候能彻底的放松,那个时候就会又开始上涨。如果根本预期没有改变的话,我想可能调控还是非常非常难。
曹建海:此前多次调控等于没有兑现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关键是我们自2003年以来多次调控,但是效果不好,越调越涨,所以说多次调控等于没有兑现。所以说大家预期就是为了保经济增长,有可能还会牺牲,牺牲就是住房价格。居于这样一个事实,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房价基本上一直在涨的,几次调控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次有可能重复历史,这也是就他们在短期内,就是上海这六天时间,很多人就沉不气了,再次在一线城市出现了就是排队买房的现象。尤其是市场的反应,特别是地产股的大涨,这次上海叫停,剩下的时间我想往下落的空间是很大的。
陈国强:中央对楼市调控的基调依然很清楚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对地方来说楼市低迷会带来土地收益的下降,税收收入的下降,包括地方经济活力的下降。另外也有财政压力的上升、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的上升以及就业压力的上升等等。随着调控时间的延长,调控步入深水区之后,不少地方出台一些松动的措施、微调的措施,实际上是表现了中央和地方在楼市调控当中的不同心态,不同的政策诉求。从中央的角度来看,楼市调控的基调依然是很清楚的,但是我们也的确要正视地方继续楼市调控之后,它感受到的这种压力。
张鸿:地方政府不用再试探楼市调控的底线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上海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样微调的城市,很多地方政府都有这样的冲动。最近一段时间,有报道显示,很多地方的小开发商已经开始跑路了,地方政府会把这些都当做自己的压力。在这个时候,房地产调控其实是一个利益的重组,地方政府也是利益的一方。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在表面上说我是拥护调控的,坚决不动摇,但是私下里一些别的办法,还不如把所有的利益放到桌面上谈谈,比如我的土地财政不够支出了,我的开发商资金链要断了,地方政府债务受不了。这样也许我们还能找到一个房地产调控微调的统一办法或者说更好的办法,而不是今天你试探,明天他试探,到最后弄的大家的信心都不足。
曹建海:地方政府希望中央改变调控政策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地方政府现在本身就是微调,但是对微调的影响非常坏,他们现在把比如说开发商跑路,包括买房者反悔要退房、砸楼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等因素叠加,表示现在的调控不仅影响了土地财政经济增长,而且造成社会不稳定了。你是希望降房价稳定社会,现在造成新的不稳定了,你是得不偿失的,他们希望在这方面,中央后悔了,接着就改变这样的政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