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粮价不能解决三农问题

仅靠粮价不能解决三农问题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要讨论的话题真真切切可以说与每一个人都有关,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吃饭,都要消耗粮食。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很多人担心农民收入增长能否保持去年的好势头。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多少有些出乎预料: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比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高于今年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3个百分点。夏粮收完秋粮在望,丰收了的农民兄弟们都在盼着能把粮食卖上个好价钱。

种粮补贴、取消农业税,中央接二连三的好政策已经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是粮价能否持续稳定,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带来的好实惠呢?就当前来讲,粮食价格趋降、农资价格上涨和自然灾害偏重,又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先生做客新华访谈,就粮价趋势以及有关“三农”的话题与网友们在线交流。欢迎您,徐部长。

[嘉宾徐小青]:今天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各位网友交流有关“三农”的问题,非常愿意和各位网友就粮食价格问题等三农问题进行交流。

2005年农民增收的难度还是比较大

[主持人]:网友“二月份的那场雪”问道:“请问徐部长,决定粮价的因素都有哪些?”

[嘉宾徐小青]:经过这么多年市场化的改革,粮食的流通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该讲,现在的粮食价格主要是供求关系决定的。粮食多了,丰收了,可能粮食价格低一点;粮食缺了,受灾了,种植面积减少了,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价格就会高一点。既有品种的差距,也有季节的差距,总之供求关系是粮价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主持人]:网友“一言等于九鼎”问道:“我们注意到一个规律,往往前一年粮价高涨,第二年往往就又会致使粮价下降,为什么?您预测一下今年的粮价将会怎样?”

[嘉宾徐小青]:是有这个规律存在。今年粮食好丰收了,比如去年粮食不够,价格比较高,这就给农民一个信号,种粮食有钱赚,就多种一些粮食。等到市场粮食一多,价格就下来了,往往是这样一种情况,应该说是一个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基本规律。

[主持人]:这位网友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今年会不会遵循粮价上升的规律?

[嘉宾徐小青]:粮价从2003年9月份以后大幅度的上升,是由于我们连续四年粮食减产,当年的供给不能满足当年的需求,所以粮食的价格就显得供给偏紧,价格相对高一些,比如小麦,收购价格从4毛多涨到7、8毛。粮食从2003年9月份开始上涨,是一个价格对市场的自然的反映,反映了市场的状况,也是一个合理的恢复性增长。比如之前,因为粮食价格太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越不高,就越加重了粮食的减产。

从2003年第四季度,特别是从2004年一直延续到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农村的情况,对于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由国有粮食企业保护价格来收购农民手里的粮食,特别是稻米。2004年就对稻米实现保护价格7毛到7.5毛收购,对2004年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对防止粮食连年下降的趋势形成了转折。去年粮食增产从前年的8600亿斤增加到去年的9389亿斤,扭转了粮食产量下降的趋势。

政府除了提供保护价格,还对粮食主产区提供了优惠补贴,比如良种补贴政策、大型农机具补贴。对种粮农民的直补,还有减免农业税,到今年为止已经有27个省市取消了农业税。所以这些惠农措施都对粮食生产、对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直接促使去年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今年大家都在担心,实际我们也在担心,2005年农民增收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去年粮食有恢复性的增长,供给增加了,价格在市场上一定要反映出来。前一段时间对安徽、江西等一些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另外看到其他一些粮食主产区的资料,因为现在局部地区、沿海地区受台风的影响,北方地区受一些旱,气候情况应该说没有去年好,去年的气候确实不错,受灾面积比较小。但是我们看到的水稻的主产区,稻米的种植面积在增加,长势非常好,粮食小幅的下降,去年早糁米价格7毛1、7毛2,现在大概是5毛5、6毛5。

去年国家保护粮食价格收购,价值一直在7毛到7毛1中间。今年粮食增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继续执行去年的粮食价格政策,而且对小麦进行增收。大家知道今年的夏粮丰收了,比去年增长5.1%,2121斤,这样就会给价格带来影响,我想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刚才我在前面提到新华网的网友的素质很高,观察力非常敏锐,所以我们也期盼嘉宾不仅专业,而且在探讨的问题中有一些真实的经历。网友“片红休扫尽从伊”问道:“请问专家,你经常下乡吗?你一年有多长时间在农村或者下几次乡?你了解目前农村的真实情况吗?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粮农收入和粮食主产区的措施能持续吗?”

[嘉宾徐小青]:做农村研究的当然要做农村调查,我们每年至少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呆在农村,次数很多。在农村实地入村、入户的调查至少两个月以上,对农村的情况有比较真实的了解。

粮食生产要往前说,就是粮食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国家一个很基本的重要问题。因为我国人口多,粮食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还有一个情况是我们国家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在中国的传统农区、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至少一半多是来自粮食的种植。所以它既关系到国计民生,又关系到粮农收入,所以这个问题必然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必然要引起国家和政府的关注。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