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年三农问题的关键词是"保发展,促增收"。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具体措施?
徐小青:保发展是保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特别是粮食的生产。促增收,克服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也包括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措施。所以这次中央在保农业生产方面叫“稳粮”,提出了很多措施。比如继续增加收入,文件里有三个大幅度增加,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土地出让资金的收入,全部用于农业等等。大幅度增加,这是提出新的要求,实际上这是在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具体到2009年国家要继续增加补贴,农民的直补、种子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个补贴2008年补贴总量在1028.6亿,今年计划是1200亿。当然最后预算还要经过人大的批准,还有一个程序,但是方向是要大量增加补贴,特别是农机具的补贴,今年是一个重点。这些补贴就是帮助农民降低一些生产的成本,成本低了,收益可能就有所增加。
同时,还要采取继续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增加提高幅度,扩大范围。从去年10月份,发改委公布了提高小麦的收购价格的规定,大体上提高0.1元/斤。今年1月份,公布了对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这个提高幅度比小麦还要大一些,提高幅度大概0.13元/斤。在价格下行压力之下,起到一个托手的作用。实际上粮食的价格、农产品的价格,最本质还是由供求来决定。需要政府做的事情,就是不希望大起大落,减少价格波动的幅度。政府的最低收购价格的作用就是给农民一个定心丸,今年要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另外,粮食主产区的建设问题上,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上,对产粮大县的奖励、鼓励、投入今年都会有明显增加。
主持人:农民外出打工挣的钱,包括农产品的价格,直接会影响农民工的收入,比重都是非常大的,这些政策能不能确保农民增收?
徐小青: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这几年国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转移性支付也在增加,但是所起到的效果主要还是要通过市场体现。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要让失业农民工重新就业,能够拿到比较高的工资,需要的条件是很多。首先要恢复经济。国家采取一些帮助性、扶持性的政策,提供一些保障,促进收入的增加。比如说一号文件里对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就业有很多支持:鼓励企业尽量减少解雇费;对回乡又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提供一些培训的机会,增加一些技能;要对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和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等。当然,有些东西的效果是需要长期才能看出来的,但也不失为积极的措施。
地方“小政策”要不跑题、不缩水
网友:我们确保农民增收,确实出台了一些好的政策,但是又面临双重挤压。比如地方政府会出台一两个小的政策,就会消耗我们大的政策。还有一方面就是来自市场方面的,比如农资涨价就会消耗一些好的政策支持增收的内容。怎么协调好这方面的关系?确保农民增收呢?
徐小青:运行当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农资问题,这个现象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非常突出。在这方面,国家及时采取了加大综合农资补贴的措施。去年年初刚确定补贴的量,到3月份时针对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农资价格上涨,又增加了252.5亿农资综合补贴,到6月份的时候,大概又追加了70亿的柴油补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成本不可能全部下滑,被农民分担一部分,当然这肯定会对增收造成影响。去年是在这样一个高位上运行的,今年石油价格已经下来了,那新生产的农资价格也应该在下行。但是这些问题总是在波动,初级产品价格有可能随着经济的回暖,价格又会上去。
地方政府的小政策,什么叫小政策?中央提出来的政策,地方政府积极回应,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具体的方案,我想是一个正面的作用。这位网友提的“小政策”,可能不符合中央大的政策,这个在实际当中发现了就要逐步纠正。这次中央一号文件也有要求,农村大政方针已经确定,要完整的理解中央的要求,准确的把握中央的政策,不走偏跑题、不缩水等。但是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之这些政策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稳定,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因为我国地域差别非常大,发展水平不一样,情况也非常复杂,所以笼统地讲,中央出大政策,地方出小政策,也并不是地方的小政策都抵消中央的大政策,我想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在落实中央的政策。
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思路是一贯的 对农业投入逐渐增加
主持人:从2004年到2009年,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三农,您如何看待这个过程?
徐小青:党和国家连续6年用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就表示了对农业问题的重视。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要克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一些问题。在实践当中又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整个发展,对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有了新的认识。“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虽然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词,但是我想中央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是一贯的,都是围绕着怎么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围绕着怎么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或者怎么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围绕怎么进一步加强体制的改革、建设、机制的建设等。从2004年起,一号文件关注农民增收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问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问题,今年又是保发展、促增收,实际上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实际上历次中央一号文件都包含这些内容。从2003年以后,中央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都在逐渐增加,增加幅度越来越大。2003年、2004年不到3000亿,到2008年时已经增加到5900亿。中央连续6年的一号文件,集中体现了中央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