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经在吉布提部署了军事基地;以维和名义在南苏丹派遣了维和部队;以支援美国反恐为名,在印度洋部署了后勤支援部队。日本现在的装备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它的潜水艇,由原来的16艘增加到22艘。这次朝鲜要发射卫星,日本认为是要发射导弹,准备以宙斯盾舰拦截朝鲜卫星。另外,日本在悄悄地发展航空母舰,但是对外称其为直升机驱逐舰。2008年日本下水了一艘“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吨位达1.4万吨,满水量是1.7万吨,相当于一个准航空母舰。2012年3月日本海军“日向”级第二艘两栖攻击舰“伊势”号交付并开始服役,吨位也是1.7万吨级。在日本2012年财政军费拨款中,要建一艘22DDH直升机驱逐舰,吨位达到2.4万吨级,相当于英国“无敌”号航空母舰,并且日本的22DDH直升机驱逐舰上还预留了可以搭载美国F33C型航空母舰舰载机的飞行跑道。这就是一艘航空母舰。
日本抛开国际法对于自身军事上的种种限制,还倒打一耙,要求中国军事透明。事实上,只有建立在双方互信、互尊基础之上的军事透明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国不能陷入西方的军事透明陷阱,单纯地反复解释,我国是防御性国防,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而是要反守为攻,质问日本违规的军力发展,质问美国战略中心移向亚太的根据。
(二)东海、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历史上,我国和日本海上并不接壤,中间隔了一个琉球国。琉球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琉球国正式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开始向中国明朝进贡,国王也受封于中国的明朝。1609年,日本萨摩藩(岛津氏)用武力征服琉球。此后,琉球王虽向明朝与萨摩藩同时进贡,国王仍受中国册封,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朝。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未与中国商量,强行废琉球国为琉球藩。1879年日本又强行吞并琉球藩,设置了冲绳县。在“二战”期间,美国占领了琉球群岛,战后美国归还琉球群岛时的第一选择是给中国的蒋介石。但是蒋介石没有敢接,蒋介石跟他的外交部长讲,琉球是中国的领土,历史、法律依据不足,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麻烦。那么,对中国历史法律依据不足,对日本对于琉球国的拥有权法律依据就更不足了。美国凭什么把琉球给了日本?
此后的美国又欲意将我国的钓鱼岛和盘托出,让与日本。“二战”期间,琉球国和台湾为了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发生过争执,告到了日本天皇裕仁。日本天皇裕仁下诏书,钓鱼岛属于台湾的宜兰县,到现在这个诏书白纸黑字都在。现如今,对于钓鱼岛的问题,日本要耍赖,主要源于经济利益与地缘战略利益驱动。从经济利益来看,东海的油气储量大约是77亿吨。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说,这些海域中埋藏着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锢、100年的镊、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一旦拥有了这些资源,日本将从一个资源小国变成一个资源大国。从地缘战略利益来看,据1982年《海洋法公约》,一个领海国家可以拥有12海里的领海,同时还包括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如果该领海国大陆架自然往前延伸没有达到350海里,出现了断裂,那领海国大陆架到此为止。我国和日本是相向的,但并不是一个大陆架。因为我国大陆架在向日本延伸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冲绳海沟,一下下沉了2940公尺。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冲绳海沟以西都是中国的大陆架,以东才是日本的大陆架。但问题在于钓鱼岛在冲绳海沟西上沿。如果钓鱼岛属于日本,中日将相向共同拥有这个大陆架。日本提出了中间线划分。一旦用中间线划分,我国将丢失大量的海洋国土、海洋资源。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是,美日将把我国封死在中间线以西,我国的战略空间将被大大挤压。
2012年1月29日,日本政府宣布,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39个离岛给予暂命名。对此,我国外交部予以严正抗议。按照国际传统《海洋法》规定,一个岛礁的归属权遵循“关键日期”原则。以日本2012年1月29日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39个离岛给予命名的事件为例,如果在2012年1月29日这个关键日期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对这些岛礁提出过主权要求或者是给予命名,这些岛礁就是日本的。如果在此之前有人对这些岛礁提出了主权要求,并且已经命名,日本在2012年1月29日对这些岛礁给予的命名视为无效和非法。事实上,我国在宋朝、明朝时候就已对这些岛礁给予了命名,分别是赤尾屿、黄尾屿、北小岛、南小岛等,并且在1933年、1947年两次对外予以公布。
危机四伏的南海、南沙局势
据1982年新的《海洋法公约》,我国现在除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这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的三分之二,约21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集中在南海地区。现在,我国南海地区共有53个岛礁,其中44个岛礁被五个小国瓜分。被越南控制了29个,海域117万平方公里;被菲律宾控制了9个,海域62万平方公里;马来西亚控制了3个;印尼控制了2个;文莱控制1个岛礁。我国大陆连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在内仅控制了9个岛礁,5.5万平方公里的水域。2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我国才控制5.5万平方公里,53个岛礁我国才控制9个。
都说南海处于“多事之秋”,那么“南中国海之冬”这股寒流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还是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目前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美国是为了凸显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非针对中国。二是认为美国就是为了包围中国、制衡中国。我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论美国是否有能力包围中国,其意图肯定是存在的。
国际法规定,判定一个岛礁的归属问题有四大要素。第一,谁最先发现。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在汉朝《异物志》的记载中“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讲的就是南海、南沙这一块。第二,谁最先命名。我国是最早命名,1932年、1935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就对南海132个岛礁给予了命名。第三,谁最先实施管辖。我国最早对南海实施管辖。抗战结束以后,根据《波斯坦公报》和《开罗宣言》,当时的中央政府派官员林则徐的侄孙林遵率舰队到南海巡视,设纪念碑,派兵驻守。现在南海有很多岛礁的名字都是林遵舰队、舰艇的名字,比如太平岛就是林遵舰队太平舰的名字。现在我国和菲律宾争端比较大的中叶岛,就是林遵舰队中叶舰的名字。第四,国际社会是否予以承认。国际社会有200多个权威的百科全书和地图,都把南海、南沙划入中国传统疆域之内。菲律宾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就把它的国境线划在东京118度以东,根本没有划到黄岩岛、中叶岛。1951年,菲律宾和美国签署的《共同防务条约》也没有把南海、南沙划入他们的共同防务之内。1953年菲律宾《宪法》也没有把南海、南沙划入它的版图之内。美国1963年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就把南海、南沙划入中国版图之内。由此可见,南海南沙诸岛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具备着充足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现今的南海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源于经济利益与地缘战略利益这两大利益驱动。从经济利益来看,南海问题凸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合国一个能源开发署到南海视察,公布了南海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据初步勘测表明,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在230亿到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波斯湾之称。未来20年,我国只要开采南海石油的30%,每年就可以为我国的GDP增长贡献1到2个百分点。南海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资源,比如鸟粪、磷矿。仅在太平岛上就蕴藏着10万吨以上的鸟粪。另外,南海还有一个更珍奇、更珍贵的稀有资源,那就是在南海水深一千多公尺的地方经过几千万年、上亿年的沉积形成了一种叫做可燃冰的碳水化合物,拿火柴一点,就可以燃烧。它将是诸如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最佳替代品。可燃冰是不可再生的,几亿年才形成。从地缘战略利益来看,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个咽喉要道。在中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要经过南海,60%的外贸运输要从南海通过。南海是世界上通航量第二大的海上通道。对于国际争端问题,我国一贯采取的政策是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为此,我国和南海各国在2002年签署了一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我国认真的执行这个《宣言》,但是南海各国屡屡违反。越南国家主席到白龙尾岛上去宣誓主权。马来西亚总理跑到弹丸礁去宣誓主权。菲律宾的议员跑到中叶岛上去宣誓主权,派部队把我国在一些岛礁上的标志拔除,用军舰冲撞我国的渔船。最近在黄岩岛又形成了对峙事件。我国去的是海监船,但菲律宾去的是刚刚从美国买来的一个二手汉密尔顿号军舰。现在菲律宾又要通过宪法把“南中国海”改名为“西菲律宾海”。去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菲律宾的时候就用了“西菲律宾海”的称谓。菲律宾还要把我国告到了联合国,最近又拉东盟国家要把原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法律化为《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形成联合对阵中国的态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