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周遭的一切都在涨,人们为了保值、增值,才有了刚才我们所说的要对抗通胀的这样一种冲动和想象。但是我们看统计局的数据,会觉得好像不严重,才百分之三点几。欧洲和美国好像跟这个数字差不多。有人说3%通货膨胀率这个警戒线是适用于西方的,但是中国的通货膨胀警戒线不应该局限在3%,可以提高到4.5%。他们对于民众的忍受能力做了一个数字化的理解。我想问问这个4.5%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这个数字也有问题,信贷跟物价基本是两张皮。为什么呢?信贷的统计是把房贷放进去统计的,而物价是不考虑房贷的。老百姓买房,你要建房,这样就会带动一些物资的上涨,比如说建材、运输,这些都要涨的,然后生活用品就要涨,但是这一块是不统计进去的。
我们追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此轮上涨原因究竟是什么?现在学者有解释,比如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就做了一个报告,说是工资上涨导致了物价上涨;还有个言论说,由于住房市场萎缩,于是钱就拿去消费了,比如买车,这也是通胀的一个原因。我们总是喜欢根据表面现象做结论。我请问你,工资为什么会涨?我们分析的结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租在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当然北京的数据是极不可靠的,具体的我就不讲了。因为这个数据,北京市建委还跟统计局相互掐架。但是在其他各大城市,我们发现它的物价和房租是成正比的。我们就以苏宁电器为例,2008年到2009年,它增加了182个店面,聘用这么多人才增加4000万的工资,增幅只有2.48%而已。那房租和水电费却从21.4亿增加到了24.5亿,上升了14.74%,它的成本上升太高了。工资上涨,成本上升,怎么办呢?只有抬高商品的价格了。
输入型通胀、房租等调控不力,再加上增发货币,这几个因素造成的后果就是我们的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但是政府要注意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政策在推动的时候常常过于简化,会一刀切。比如我们说这个货币投放太多了,政府说好,银行不能放贷了。它就会马上砍货币,进行紧缩。这不是扯吗?货币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你一刀切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企业拿不到贷款了,然后陷入困境,这另外一个危机就出来了。那其他的因素怎么办?比如说房租大涨,你要不要控制?这属于楼市调控方面的失败,对不对?这个调控失败的影响说不定大过货币的增发,还有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这些你完全无法控制的。我们人民币汇率又不能像欧元一样,通过升值之类的办法抵挡通货膨胀,我们做不到的。所以输入型通货膨胀,我们是阻绝不了的;房租调控不力使得成本上升,我们也是阻绝不了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货币,但是,控制货币能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就很难说了,因为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在这点上,美国要比我们单纯得多。美国透过控制一个金融变数,就能够控制住通货膨胀。我们是不行的。因为美国整个国家是非常简单的,它的房租一点都不高,而且政府还给很多的补贴。虽然他们也有房产税,但是如果你的房子租给了低收入群体的话,政府还给你一定的补贴。还有,它在盖住宅区的时候,规定20%是廉租屋,这点他们处理得非常好。因此它已经控制住房租上涨的诱因了。另外,对于这个输入型通货膨胀,美国根本不在乎的,石油可能是对它唯一的冲击了,其他对它的影响都不是很大。那好了,一个是货币,一个是利率,这两个因素都没有了,基本就能控制通货膨胀。我们都不行。
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中国的加息都有问题的,举个例子,2007年6次加息,股价全涨;今年10月19号加息,股价也是涨,虽然说涨幅不大,但它也是涨,并没有狂跌。这代表什么意思呢?代表说你的加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应该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更有意思的是,以10月19号这次加息为例,它的结果是更多的资金去炒股了。所以说,中国的通货膨胀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如果你想用金融手段来解决通货膨胀,那我可以跟你讲,很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