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创新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既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的本质性力量的深刻洞察,又表明了我们党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和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着力进行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创新的坚定决心。为满足广大读者对这一课题深入学习的愿望,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周熙明。 

◎ 记 者:首先,请您谈谈我们党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个课题? 

周熙明: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在总体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能否尽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大程度的共识,从而在全民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前途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究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念? 

◎ 记 者:说起“文化”和“价值”这两个词汇,人们可能有各种理解。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这两个概念? 

周熙明:“文化”属于那种最具歧义性的复杂多变的范畴,它几乎涉及生活和社会的所有方面,试图用一个定义揭示它的全部内蕴是不现实的。 

从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看,文化可被理解为由自然塑造出来的人反过来塑造自然和自我塑造的过程、方式和结果。从文化与人性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探索和建构自身本质的过程,是人类进化的特有方式和动力机制。动态地看,文化是不甘认同自然之子的命定身份而总想做自然的主人的人类,在不停顿的探索中创造意义和价值、实现“自然的人化”的过程,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没有终点的旅程。静态地看,文化是在人类与自然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中从混沌无序中演化出来的有序结构,是人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压力下,通过学习和组织,在适应新环境、求得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复杂适应系统。从功能上看,无论对整个人类还是对于某个特定人类种群,文化都是维系生存、获取慰藉、凝聚人心的策略系统。若从政治学观察,作为话语、价值观和制度的文化总是代表和维护着某个集团或阶级的利益。 

我们还可以从许许多多其他视角去界定文化。比如,在近代中国的语境中,文化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独有的生存方式。当强调本民族的悠久历史传统时,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神话。再比如,当今天人们谈论文化产业时,文化是指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中所具有的精神内容。 

“什么是有价值的”是所有的人都会遭遇到而又必须作出回答的日常生活问题。所谓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时时处处都存在的价值关系和价值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和显现。价值观念,即观念形态的价值意识,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观念系统,也即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情感。价值观念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形态,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从内容上看,它是人们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的观念、思想、态度的总合。从形式上看,价值观念具有不同于科学认知系统的特殊思想和精神形式。价值观念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方向性。价值方向相近的价值观念一旦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为价值体系。处于主导地位的,就是人们所说的核心价值观念;处于从属地位的,就是人们所说的外围的价值观念。 

为什么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发展繁荣文化的首要任务? 

◎ 记 者: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请您深入分析一下其中的重要性。 

周熙明:如果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文化中有理、有情、有信,智情意均衡的文化才是健康的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有理性才有秩序,有仁爱才有温暖,有意志才有道路,有信仰才有方向。 

十七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成是整个文化发展繁荣的首要任务。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个角度,价值信仰系统在整个文化当中居于什么地位? 

价值在文化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主要基于以下理由:第一,人作为一种文化生物,他的独特性主要在于其有价值追求。讲人性的根据还是相信孟子的“四端”,你要是没有是非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的话,那人类就跟动物一样。动物缺乏的是价值的追求。第二,无论我们是谁,不管你有心还是无意,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以前,都有一个价值评价,就是都要思考是否值得去做、是否值得提前去做,这就有一个价值排序。 第三,价值排序往往决定人的非常现实的行动和行为。显然,这一排序须有一种价值评价在先才能做出来的。第四,人类文化的其他因素只有被价值这根红线串起来的时候,它才是一件完整的工艺品。 

广义上说的真理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正义性,一是科学性。一部文明史就是真理的这两个方面不断冲突和和解的历史。市场更多的是解决效率问题,即所谓科学性的问题,而政府往往是解决公正性的问题,即真理的另一个层面。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往往迫使某些国家的政府主要追求效率。世界性的竞争使一些国家变成企业那样,它往往走火入魔地只去追求效率而忘记正义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因之一。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61年的历史,有时候用左腿跳,效率就没有了;有时候用右腿跳,可能公正就没有了。这就是中国事情的复杂性。 

我们还必须从人类生存的本质去理解建立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据。西方有一句谚语,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可以说,那些被我们称为圣人的人,他用文化的、道德的栅栏把藏于体内的那头兽,好好地圈起来了、拴起来了;而犯罪的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小心把这个栅栏打开了,把兽放出来了,作恶了。 

第二个角度,我们从价值系统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论是现代国家,还是古代国家,价值都是它的灵魂,也是社会秩序永远的源泉。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这种判断大是大非、大善大恶、大美大丑、大真大假的基本的价值标准的话,这个社会马上陷入无序、混乱。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二战的时候说过国家像人一样,不只是每个部分的总和,它还有更深更广更持久的东西。它就是最关系到国家、社会前途的那种东西,也许它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国家的信念、一种社会的信念。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作为一个国家所有公民的公约数和公倍数的那种价值,我们可以称作核心价值。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政论片《大国崛起》,讲了九个国家先后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故事。最后一集叫《大道寻思》,记者采访了100多位政治家和著名学者,问这几个国家为什么能够崛起。他们没有统一的答案,唯有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思想文化的作用。 

我们反省一下,原来重视的那些思想文化是什么?或者是政治追求、政治利益,或者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数字、经济利益。我们现在提出来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深刻思考是不是要改变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就是官本位、政治本位……我们国家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就必须改变这种文化的基本生态。我们不能光是看到眼前, 而要想到更远的东西。 

第三个角度,我们从文化价值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来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什么要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我们知道,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仅凭这点,就知道一定有某种东西代代相传。 我们今天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来自哪里?来自中国的悠久的历史,来自它在世界上的独特性。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的纪念碑文上写出揭示本质的一段话:“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 那九个崛起的国家,没有从古至今延续的历史。而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 。 

第四个角度,从我国社会多种转型引起的文化断裂、传统衰微、价值紊乱、价值真空和社会失范、社会脱序等现象,来看为什么要把核心价值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我们同时面临着现代性、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重困扰。现代性,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带来文化上的困扰。前现代性,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仍然存在。 最近二十年,我们又遭遇到后现代性的困扰。我们归纳起来,叫做时空压缩的困扰。中国的确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国家,三种问题都有。中国共产党作为这么大国家唯一的执政党,面对社会多重转型带来的现象,有责任重新建立秩序,首先是精神的秩序。 

第五个角度,之所以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很大程度上是强调意识形态的创新,改变意识形态创新滞后的局面。意识形态对任何一种制度的巩固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制度有四大要素:指导思想或者叫意识形态,象征体系,社会角色在制度中行为的内在的规定性,行为规则或者说行为规范。这四种要素中意识形态是最重要的。后三者都属于一种制度的外层保护带。要真正完成改革的攻坚任务,就必须完成指导思想或者意识形态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当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当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以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出来了,但是我们依然面对三个问题:一是解放出来以后怎么办,往哪里去?二是解放思想是否进入了一个以建设为主的新阶段?三是我们这个社会如何做到有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难点何在? 

◎ 记 者:您以上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作用,请您再谈谈如何建设的问题。 

周熙明: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它的定位和表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核心价值都表达得非常简洁,比如,法国为自由、平等、博爱,美国为自由、民主、人权。当然最简洁的是我们中国古人的仁、义、礼、智、信,五个字就表达了。 

第二,我国是一个多时态共存的社会,在这样一种困境下难以形成共识。一个从未中断的历史最长、人口最多、近代以来变化最快的国家,其内部的复杂多样一定也是世界之最。我们要找到一个13亿人口都能认可的价值,一个类似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的东西,实在不是件易事。 

第三,让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普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并非易事。一种政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能否成为社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固然要看能否有效地宣传,但最关键的是看这些价值的大力倡导者是否同时是这些价值的真诚信奉者和坚定的践行者。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一般社会文化的契合相适需要长时间的调适才能做到。 

第五,我国旧有的意识形态主要来源于原苏联,与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血肉联系,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以及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在我国影响很大以左倾为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在旧的意识形态习惯下难以改变。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