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长不大”是个老问题

植树造林“长不大”是个老问题

读《邱会作回忆录》,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相信“当官靠运气,吃饭靠本领”。“吃饭靠本领”这句话好理解,“当官靠运气”我就不太理解。大多数中国古人是不相信“当官靠运气”的,他们相信“当官靠关系”,因此才有了“朝里有人好做官”的古训。

不过,我越来越相信“发财靠运气”。在中国,这几十年,我看见“靠运气”发财的人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你包装个公司,做个概念,再做点手脚,如果一帆风顺变成上市公司,你想不成为亿万富翁都难于上青天。君不见云南绿大地,靠着卖树苗的概念,通过做假账就圈回若干亿元,若干人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但你要真靠平时卖树苗赚钱,你一辈子也不太可能成为亿万富翁。

尽管平时卖树苗不太可能成为亿万富翁,但运气来了赚点钱发点财的机会还是蛮大的。从今年开始,北京将连续5年实施20万亩平原造林工程,成本确定为每亩3万元,包括植树的人工成本、树苗成本等。不光是北京,全国各地城市被PM2.5逼得都要大搞植树造林。应当说,这几年凡是和植树沾边的都该走财运了。买点园林公司的股票,至少3年问题不大。你手里若是有大把的树苗,每棵加价10元、8元,就发一笔横财了。大家急着完成工程任务呢,谁在乎树苗涨价?植树的人工成本能够上涨多少不好说,树苗成本翻番大概也不愁没有销路。

北京每亩成本确定为3万元,实在不算高。新华社上周报道广西防城港市绿化窝案衍生“黑色利益链”,一棵市场上卖两三万的普通榕树,在账面上的身价高达10万余元;一项60多万元的城市绿化工程,支付款项时却摇身变成150多万元。不说黑的树钱,就说市场上一棵普通榕树卖两三万,北京植树造林一亩成本才3万元,真是够低的。当然,还要看是成年大树还是树秧子。别以为防城港市绿化窝案只是广西一地的个别现象,我在10多年前就听一位主管绿化的领导说过,国家每年拨下来的绿化经费,如果能有1/3买了树苗栽到地上,我们就算对得起国家了。剩下2/3经费,干什么去了,你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吧。防城港市绿化工程一棵市场上卖两三万的普通榕树在账面上高达10万余元,正好证明1/3的钱栽树,2/3的钱就对不起国家了。

就算1/3的经费买树苗栽到地上,几十年下来,城市道路边上也能够见到像样的树了。我去天津新城,一位出租车司机说:“路越修越新,树越变越小。我们这儿的树永远长不大。”

“长不大”才是多年植树造林中的根本症结。这里面一定有一个机制,使树木永远“长不大”。道理在于树“长大了”,谁还拨给造林的经费?“长不大”是个老问题,或者说是“中华民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前几天,读1934年4月1日刊登在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的《论语》半月刊《京话》专栏文章,题为《而今又逢植树节》。作者姚颖说的“京”是南京,当时的国都。文章说:“林,虽然年年的造,而能成其为林者,恐怕除了中山陵园以外,其他尚不多见。然而中山陵园之林,是否由于一年一次经要人们于植树典礼中种植而成,恕我未曾调查,不敢妄加论断。但是,我以为以后的植树典礼,能在中山陵园以外的地点举行,似乎比较有意义。而且,‘我爱其礼’,士大夫之言也,‘十年树木’,到底又是一回事。否则,必如王艺圃君所云:‘而今又逢植树节,满山依然是树秧。’”原来,七八十年前就有植树节,“满山依然是树秧”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向前看”的原则,我期待我们的后人能够见到北京的城市森林。前提是:小树秧,快长大。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