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谈:“理论自信”从何而来?

今日谈:“理论自信”从何而来?

只有为大众所掌握的理论,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现实中很多理论远离了大众,人们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原因在于,很多理论工作者不愿走出书斋、放下身段、走进群众,认为搞理论大众化、普及化、通俗化,缺乏“技术含量”,显示不了理论功底与水平。这归根到底乃是缺乏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

最近面世的理论通俗读本《辩证看 务实办》,和它所属“理论热点面对面”丛书此前的各年度读本一样,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关注与热读。这表明理论一走近大众,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正所谓“真佛只说家常话”,大众化的理论不仅没有“掉份儿”,更因其深沉的现实关怀、群众关切,彰显理论的智慧与勇气。

善于从大众普遍关心的实践话题中寻找理论的着落点,善于通过解疑释惑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善于用群众身边的感受来增进共识,这是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的生动体现。《辩证看 务实办》主动回应“收入差距”、“房地产调控”、“看病费用”、“素质教育”、“道德风气”、“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反腐倡廉”这些热点难点,用贴近大众的语言进行透彻的解析。这一理论大众化的具体实践表明,在新形势下不断增强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理论的生命力就会扎根于人民之中。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