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最大莫过“讲原则”

官德最大莫过“讲原则”

谈及官员之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的角度和内涵不一。毋庸置疑,官德乃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以及政德于一身的大德大义,官员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道德感和荣誉感,有同情心和正义心,有党国情和百姓情。但同时,要警惕做无原则的“施舍者”、“老好人”,轻视权力的公共属性,拿来谋一己之私,逞一时之快。

何谓“好官”,思考这个命题,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简单的以人性好坏来论,必须看实实在在做了什么。笔者认为,不是为人忠厚老实、面慈心善、和蔼可亲就是一个好官,也不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就是一个好官,“好官”的概念可以更伟大。“好官”必须能够把大局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面对私人情感纷扰、功名利禄诱惑、大风大浪考验的时候,能够守得住本分、管得住欲望,不越轨、不越权、不越位。

原则性是领导工作的“脊梁。抛弃原则,一味推崇所谓的血缘亲情、哥们儿义气、集体利益,都只是成全了人际关系中的“小我”,却失去了更高价值层面的“大我”。 有的官员自认为在事业上做出点儿成绩,就可以在经济利益上为自己的卖力工作“找补”,吃拿卡要、挪有公款、收受贿赂,还自以为心安理得、理所应当;有的官员面对亲朋好友打出“感情牌”,他人好礼相送、苦苦相求,心肠就会变软,意志不再坚定,陷入庸俗的人情世故无法自拔;甚至有的官员把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当成官场的“潜规则”、“主旋律”,只要是程序正当、法律允许,与其太较真、认死理,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人开“绿灯”、行方便,为自己攒人气、留“美名”,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官员“原则”口子洞开,使公共利益的保障、公平正义的维护沦为空谈,政府公信力遭受极大损伤,群众无奈又无助的沉默“抵抗”,对政府行为习惯性的质疑,对官员形象的“另眼相看”,都是强有力的民意回击,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省。

原则性是领导工作的“脊梁”。一个人想立足于世,成就事业,赢得重诺守信、公道正派的形象,就必须讲原则。其实,只要信仰坚定,行事果决,讲原则一点儿都不难。关键是要常抓党性锻炼不放松,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筑牢法纪防线,严格遵从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立党为公、勤政为民。要顾大局、识大体,不怕牺牲个人利益,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并用坚持原则的底气教育和引导其他人。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