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寅:道德风气如何提升

武寅:道德风气如何提升

核心提示: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于高尚道德都有着一种向往、认同和期待。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推崇并努力建设着一个礼仪大国,而道德滑坡的现象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相容的,是绝大多数人所不齿、不能赞成的。因此,滑坡被局限于一个局部之中,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那么,我们如何更客观地去看待如今这种非主流的不良现象呢?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商品经济中逐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是追名逐利的表现,要彻底根绝此种不良现象很难,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良的道德现象与大多数人的期望背道而驰,为大多数人所不齿,永远不会成为主流,即使是市场经济说到底

2012年5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武寅副院长分析了2011年全社会热议道德的现象,并就我国的道德现状和道德建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11年热议道德的原因

2011年全社会热议道德的现象,我看至少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全社会高度关注道德风气。正因为这是大家所关心的事,自然议论的人就多,否则再怎么议论都不会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所以,热议道德说明这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第二,道德领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仅仅是人们关心但它却没有什么热点话题,也就不一定议得起来,只有当它被人们普遍关心,且又存在不少问题时,其热度才会升高。第三,说明人们对道德风气的提升有着热切期待。期待着它向好的方向发展,希望能够解决那些不良的道德现象。

我想至少有这么三个原因促成了2011年以来全社会热议道德的现象。

如何客观认识社会道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进一步看我们社会道德的现状,在道德领域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好,一个是极端坏。所谓极端坏,即被人们形容为道德滑坡,这种极端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人们对于道德领域的不良现象似乎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所谓极端好,即一直以来很多英雄人物,或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非常高尚的事迹,也在我们的社会中不断涌现。比如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再比如说接坠楼的孩子、抢救过马路的学生……很多这样的好人好事不断发生,都是极好的例子。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道德领域的两个极端现象引发着人们的思考,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议道德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极端在道德领域或社会现象中,它们永远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趋势则代表着主流。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于高尚道德都有着一种向往、认同和期待。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推崇并努力建设着一个礼仪大国,而道德滑坡的现象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相容的,是绝大多数人所不齿、不能赞成的。因此,滑坡被局限于一个局部之中,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

那么,我们如何更客观地去看待如今这种非主流的不良现象呢?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商品经济中逐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是追名逐利的表现,要彻底根绝此种不良现象很难,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良的道德现象与大多数人的期望背道而驰,为大多数人所不齿,永远不会成为主流,即使是市场经济说到底也是不容这种东西的。

对于所谓道德滑坡的现象,我们要客观、冷静、理性地看待,甚至可以进行科学的评估。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永远是分成各种人群,百分之百都是好人,那什么时候也不现实,所以,你可以不齿于此,可以去消灭它或者引导人们不要那样做,同时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整体的道德风气,不能以偏概全。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会把不良现象控制在一个局部之内,让它占不了主流,影响不了大局。最终主流会引导着人们,引导着社会,向着一个人人都向往的方向发展。另外,媒体的正确引导也非常重要。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媒体在报道时,如果把握不当,就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坏事件总比好事件多。但实际可能并非如此。

所以,我对这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总体评价,对于我们的道德建设,对于我们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趋势或前景都是持乐观的态度。

如何扭转不良道德风气

我们要想整体上改变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滑坡现象,最根本的还是要压缩它的存在空间,努力消灭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人人都是当事人,每个人都当各尽其责。社会环境对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依存于这个社会,而社会由人和人组成。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合,所以,你为这个社会所做的奉献,从广义来讲,也是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辩证的关系。

那么,我们应该从那些环节着手呢?我想,应该重点抓教育、法治和宣传。

首先,从德育工作看,需要以青少年为重点,教育他们应如何向善,教育他们不做并抵制那些不道德的事,使他们在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终身教育的时代,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应该是终身的,但青少年时期是道德教育的黄金期,教育的成本最低,收效最高。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往往会成为一种习惯,当人们带着良好的习惯走上社会时,便会给社会带去极大的正面影响和作用。比如勤俭节约教育使人自小开始养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长大了,即使物质极大丰富,也会自觉做到吃饭不掉一个饭粒,剩一个饭粒都觉得不应该,是浪费粮食。所以德育要抓住黄金期,事半功倍,让人们形成一种融入血液里的良好习惯和自觉行为。

其次,法治必不可少,要遵循和体现惩恶扬善的原则,对于好人好事要在政策上给予肯定。比如见义勇为,不仅要表彰,而且,对见义勇为者存在的困难,要通过政策给予解决,在全社会激发榜样的力量。同样,对那些丑恶行为要依党纪国法严肃处理。

第三,抓好宣传,大众媒体应该尽到社会责任。要惩恶扬善,实事求是,不能专挑那些吸引眼球的事件报道。实际上张丽莉事迹出来后,人们那种善的一面都表现出来了,人们都在关心她、赞扬她,为她祈福、捐款、献血。可见,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对于社会民众而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的媒体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媒体的导向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趋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媒体应该在正确选择真善美的素材、引导人民群众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方面有所作为。我想,报道一则新闻首先要有一个视角,其次要有一个立场,最后还要有一个目的,如果这三者都是正确的,那么正面和反面新闻都可以很好地报道。那些反面新闻是一种警示,我们可以分析并从中吸取教训;那些丑恶现象,我们去揭露它、批判它,让大家不齿于这样的东西;那些好的现象,我们去宣传它、赞美它,以此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但无论是对好的或是不好的现象,都不要去刻意夸大,不要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违背事实,要尊重新闻的真实性。另外,不是说我们只能报喜不报忧,我们都需要报道,但不要好的新闻不愿报,坏的新闻只要有轰动效应,恨不得大报特报。总之,我们的媒体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如此,德育、法治、宣传各司其职,全社会齐抓共管,一起来扭转那些不良风气,积极提升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平。道德建设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都应该责无旁贷地参与其中。

学雷锋与道德建设

学雷锋常态化实际就是学雷锋的具体化,而学雷锋的具体化也就是我们道德建设的具体化和常态化,因为今天的学雷锋和我们的道德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雷锋要抓好两个重点人群,一个是领导干部、党员,要发挥表率作用,职位越高引领作用越强,其他同志就自然跟进。另一个重点人群是青少年,因为他们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这时候加强正确的引导和培育,让雷锋精神陪伴他们成长,使学雷锋扎根于他们的心灵,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并惠及全社会。

每个时代学雷锋都会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如今的意义更是深远。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学雷锋更多的是一种自觉向善的表现。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激荡,诸如唯利是图、腐败、人情冷漠等不良现象浮现于世。这时候学雷锋,其意义就更为重大,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理想的追求和塑造,而且对于我们建立一种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谐的社会秩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优良的环境,都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换言之,学雷锋不光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而且是现实中的一种需求,党的建设,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健康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的建设等等,各个方面的现实需求都呼唤着我们学习雷锋。

所以,今天的学雷锋活动,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要求,目标要更明确,时代特征要更鲜明。要挖掘其内涵,来适应今天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你流血牺牲,用你的生命去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在今天,当极端的道德不良现象成为人们议论和关注的中心话题,并已影响到了社会和谐,影响到了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追名逐利、目无党纪国法等道德扭曲现象就像当年的敌人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如今要舍弃的是一个“利”字(不正当的利益所得)。现在学雷锋,正如郭明义同志所说,要牺牲个人的名和利,这正是针对现在泛滥成灾的追名逐利现象的。所以,学雷锋在每个时代其内涵、要求和标准是不完全一样的,虽然根本未变,但针对性不一样了。如今更需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远离那些非诚实劳动下的名和利,为群众牺牲个人的名和利,去彰显学雷锋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需求、新的标准。

学雷锋,首先就是爱党爱国,尤其对于党员来说,学习雷锋首先要像雷锋那样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其次,在道德层面上的雷锋精神,不仅要学,还要有针对性地学,包括助人为乐、自强不息、努力钻研、勤俭节约、创新等等各个方面,这都是符合今天时代需求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这样来做。

如今,我们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市场经济好的一面在不断地发挥作用,但是市场经济那些负面的东西也在大量涌现。所以,歌颂雷锋那些永远不过时的精神,要作为我们道德建设的鲜活内容。道德建设也需要有一个抓手,在雷锋的身上集中体现的几种精神,正好是今天我们道德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人们最关心、反映最集中,也是最普遍的问题。通过学雷锋,通过道德教育的常抓不懈,来引导人们健康向上的道德。新时代学雷锋不但意义重大,而且是一个持久的、长期的任务。

我们的道德建设、学雷锋都应该常态化,切不可像人们常说雷锋三月来四月走。道德建设、道德教育是一种永恒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更要集中、持久地花大力气来宣传和学习雷锋精神,只要坚持下去,抓得准,内涵到位、形式对路,并使之深入人心,全社会的道德风气是能得到改善的。当然,只说教不行,像学郭明义这样的活雷锋对大家更具榜样作用。常态化就是要找出这些人物(当代雷锋),通过他们的榜样力量,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更好地学。学雷锋关键是学他那种精神,精神是可以永远地存续的。雷锋精神在新时代,需要找到新的载体,这就是郭明义,这就是张丽莉,这就是无数个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和自觉践行雷锋精神的人,他们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载体。如此,让雷锋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个载体我们要主动去寻找,他不一定和雷锋一模一样,他身上只要有雷锋精神中的一种,就可以作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来宣传,通过一个又一个承载着那些优秀品质的当代雷锋,让榜样的力量深入人心,使学雷锋活动得以持续发展。所以,处在当今时代、生活在人们之中的来自各个系统的活雷锋,是人们学雷锋的最好榜样。同样,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前辈者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我们的政务政策、法律法规、媒体宣传,要营造一个善恶分明、道德风气一致向上的氛围,为我们的孩子树立清晰的道德路标。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全方位、全民众、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共同致力于积极向上的道德建设,定会取得巨大效果,特别是对青少年,这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