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文化莞香香几许

广东东莞:文化莞香香几许

东莞素来以盛产莞香而闻名,如今文化已经融入其中,成为这个城市香气的一味调剂。

在东莞,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采访,不时会感到“茫然失措”。这里的文化惠民举措丰富而充实,细致而生动。

东莞因经济实力强劲而广受瞩目,但是文化似乎成了一条“短腿”。这十年,东莞进一步发力,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大刀阔斧。2012年更是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列为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在东莞下属的镇(街)行走,切身感受到文化气息无所不在,环绕着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东坑镇文广中心主任丁建斌说得好,东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从“欣赏文化”到“参与文化”再到“创造文化”的转变。

1.“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素不相识从未往来/有缘今天在此相聚/唱出心中绚丽光彩……我们相聚金韵台/你有你的色彩/只要你勇敢地上台/相信我们会拥有/美好的未来。”芬姨对这首团歌情有独钟。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祝尊敬的芬姨重阳节快乐!”

“芬姨:愿您舒心、顺心、开心,今天是您的生日,小吴向您敬礼!”

重阳节的晚上,在莞城文化广场,芬姨的手机信息不断,前一条发自瞿家清,贵州人;后一条发自吴振友,湖北人。来自重庆的谢正军是位理发师,正在舞台上深情演绎着《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他们有个共同的“东莞妈妈”,就是芬姨,见人三分热忱,七分亲切,78岁了,身体硬朗得很。

她曾经是商业系统的一位业务员,只上过两年学,是个热心肠。外来务工人员在东莞被称为“新莞人”,她一直在琢磨,他们远离家乡与亲人,在这个城市里难免寂寞,“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2007年,芬姨创办了新莞人金韵台艺术团,每周二、周五晚八点如约亮相。莞城街道获知,全力提供音响设备,还派人员来协助,遇到难题及时解决,这让芬姨的热情更加高涨,“感觉一下子有了翅膀”。

“谁想表演,提前写个纸条交给我们,就可以上台唱。”芬姨的理想“飞”了起来,誓言要打造一个开放的舞台。

“芬姨,借个读卡器。”说话间,一个小伙子走了过来。他叫宋永华,湖南常德人,在东莞从事销售工作,有时间就来参加演出,当天晚上打算献唱《狼爱上羊》。伴奏音乐存储在手机里,就来向芬姨“求助”。

芬姨有个“百宝箱”,里面还有张照片,是对芬姨充满敬意的一家人来观看演出时,与她的合影。芬姨是个认真的人,事后她把照片冲洗出来,并过塑,带在身边,要赠送给这家人。他们识得芬姨,可惜芬姨不知道如何联系他们,于是她就一直保管着。

“百宝箱”里还放着名片,上边不仅印有手机号码,还有QQ号,“我每天都上网,他们有感情问题、生活问题都愿意跟我讲。”

主持人在报幕,邀请芬姨和三位年轻人合唱《红尘情歌》。席地而坐的、站着的、坐在自行车上的听众一阵欢呼,献给这位热心人。一曲唱罢,芬姨鞠躬致谢,欢呼声再度响起。

“谁有了感情问题,我就让他去听这首歌,爱情有分也有合,不要分开了就过不下去了。”芬姨深谙“音乐疗法”的效用。

来自四川绵阳的李金云是名保安,他不知道有个“新莞人金韵台艺术团”,但知道有个“芬姨舞台”。至于芬姨姓什么,他一边摇头,一边为正在演唱《中华功夫》的老乡鼓掌。

芬姨“百宝箱”里的工作证,“泄露”了她的秘密——姓名:陈丽芬,单位:新莞人金韵台艺术团,职务:团长,编号:001。

2.“风里走,雨里行/前行的路上不停歇/辛辛苦苦地走人生/您上有老,您下有小/为了老小您付出/付出一生的情……”陈国祥创作的《父母情》,诉说着对父母的思念。

山东汉子陈国祥和河南汉子贾真因为音乐在塘厦镇成了好兄弟。

陈国祥现在是广东志成冠军集团的工会主席,学的是计算机;贾真是汇勋电器制品有限公司康乐部主管,高中毕业。他们之前都跟音乐“不沾边”、“一片空白”,但是由于都在东莞工作了12年,他们的人生轨迹在塘厦镇拐了一个弯。

塘厦镇副镇长杨晓斌说,5年前,镇上针对新莞人设立了“越唱越红”歌唱大赛,分为周赛、月赛、季度赛和年度总决赛,赛期贯穿全年,没有年龄限制,也不需要缴纳参赛费,放开嗓子唱就是了。

陈国祥和贾真的潜能就这样被激发了。他们先是去唱,参与其中,但是由于才华显露,他们被“盯上”了,不仅要唱,还要写。

“每月一歌”是塘厦镇建设首个“中国农民工歌曲创作基地”的重要举措。杨晓斌说,塘厦镇以自编、自创、自唱、自拍、自播的方式,推出一部音乐电视,其中《百年中国》《幸福花开》等作品已经登陆央视,还出版有《幸福塘厦》专辑。

镇文广中心副主任赵建华原本就是一位歌手,他时刻在挖掘人才,给他们以鼓励和资助。“我们在业余时间还可以谈音乐创作!”陈国祥至今还觉得不可思议。

陈国祥大概创作了200多首歌曲。他写了《我爱妈妈》,让女儿唱给自己的爱人,结果是“家庭一下子和谐多了”。电视剧《闯关东2》的插曲《老子天生不信命》也是他的作品。而老家聊城也了解了他的情况,邀请他为当地的文化旅游节创作了主题歌《江北水城》。

过年回家的时候,贾真把自己唱的歌放给妈妈听,“她当时不相信,还有点生气地说我是骗她的。后来听出是我的声音,很高兴,原来她喜欢听戏,现在也爱上听歌了。”

在塘厦,贾真一次次地证明了自己,不仅能唱歌,还能写歌、出版、获奖,他和陈国祥还成为了北京铁路局专职音乐制作人陈晓辉的“门生”。

如今,他和陈国祥等几个同道经常聚在一起,“交流见解,互通想法,取长补短”。他们也设想过如果在别的地方工作会不会跟音乐也如此深交,结论是几乎不可能,“没有像塘厦这样的音乐氛围,别人会以为你疯了。”陈国祥说。

“我们还计划成立作词作曲协会,给大家创造一个更大、更好的交流平台。”杨晓斌说。

3.“我们推出‘城市阅读系列’,旨在加大市民对城市阅读的参与度,通过优秀的‘阅读’自觉产生并传递和谐心态,提升自我素养和人文精神,迸发创新才能”,在李东来主编的第7期《市民学堂》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2002年9月,身为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的李东来,作为高级引进人才前往广东,就任东莞图书馆馆长时,图书馆新馆刚刚破土动工。

对于李东来破釜沉舟的举动,身边的朋友多有不解,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我感觉当时东莞对文化的追求很强烈,步伐迈得很充实,能干出点事。”

于是,新世纪的东莞图书馆开始了转型和创新,新招迭出。如何让老百姓愿意走进图书馆,乐于前来接受公共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的服务才能赢得新的读者。

“传统观念认为,读者到图书馆是来求知的,但现在看来,这只是一个方面,他们还想来休闲,来交流,听报告,看展览,所以必须由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秉持这样的理念,图书馆开始了新的布局,在管理形式上进行创新,每个馆设定特色主题。

东莞图书馆还对孩子关爱有加,除了“玩具之家”,还专门设立了“礼仪之家”,为6岁至12岁的儿童进行免费礼仪培训。这里有特设的卧室、餐厅、客厅,孩子们在这些空间里学习如何做到以礼相待,并且编辑有《儿童礼仪》的小册子作为课堂教材。副馆长李映嫦说:“不少学校拿去翻印,给学生分发,我们举双手支持,好东西,就应该一起分享。”

有好的内容,更要有好的服务。东莞图书馆似乎是椅子的天下,有集中摆放在一起的,也有随机点缀在书架边上的,“我们希望读者能走一走、坐一坐、看一看,营造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感觉。”李映嫦如是说。

经过扎实的努力,市民和社会对图书馆的认知度有了大幅度提升。李东来发现,以前搭乘出租车前往图书馆,有的司机一脸茫然,反问道:图书馆在哪里啊?如今,情况变了,有的楼盘在宣传时,竟然打出“图书馆商圈”的概念,作为提升楼盘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乃至商业价值的一个筹码。在东莞,还有地产商在楼盘小区内建设图书馆,在为小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也为楼盘增加了文化含量。

图书馆是一个社会和地区文明发展的标尺。东莞图书馆的十年变化,折射出东莞的十年发展历程。

“以读者为中心。”200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国际创新奖”给东莞图书馆时,进行了这般评价。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