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转型期城镇化道路的特点

林梅:转型期城镇化道路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与城市发展,既可能是许多社会矛盾问题之源,也可能是解决某些最复杂、最紧迫问题的钥匙。在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现阶段城镇化特点和发展条件,科学分析城镇化未来发展态势,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中国城市和农村所面临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提供更多可能性。

转型期城镇化进程的新特点  

在当前快速推进城镇化时期,城镇化进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

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和重工业化战略的选择,使得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国家的严格控制管理之下。城乡分隔的一系列制度,包括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因此,城镇化不可能自下而上地展开,只能在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地开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政策的逐步放松,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出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运动。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达2.7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3亿人,且大部分是农民工,城镇化呈现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特点。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攀高比新”、“贪大求洋”等片面的城镇建设思想。

中国的城镇化并非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过程。由于城镇化背景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差别,长期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人为成分、人为痕迹过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前在重视民生与社会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也是人为解决二元结构的过程,而且这种人为成分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2.主动城镇化与被动城镇化并存

中国正在进行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综观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存在着两种城镇化路径,即由农民自身力量推动的主动型城镇化与由地方政府强力推动的被动型城镇化。实践证明,由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空间的“摊大饼式”扩张和重点项目建设所诱发的被动型城镇化,农民不得不被动接受,被动地转为城市居民,然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并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仅仅是身份发生了变化,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问题,如暴力强制拆迁、农民“被动上楼”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的城镇化属于此种类型。而主动型城镇化则是农民为改善、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在市场力量的诱导下,自发、自主进行的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从而形成农村的经济规模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典型的如苏南城镇化模式。

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城市建设以突飞猛进之势迅速向外扩张,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城市建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200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22439平方公里,2010年上升为40058平方公里,10年间增长了78.5%,也即意味着10年中全国城市的扩张面积几乎赶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整整50年的扩张面积。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转移的目标并未实现,许多土地与“城镇化”了的人口几乎没有任何关联。2000—2010年,城镇人口从45906万人增长到66978万人,仅增长 45.9%。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相比,滞后32.6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