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1926-),江苏扬州人。本篇是江泽民主席在1997年11月访美期间,应邀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
校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我感谢陆登校长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来到你们这座美国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学府。
哈佛建校三百六十年来,培养出许多楼子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企业家,曾出过六位美国总统,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这说明了哈佛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哈佛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文化界一直同哈佛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哈佛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互了解,是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前提。惟有相互了解,才能增进信任,加强合作。中美建交以来,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在逐渐扩大和加深,但还不够。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
要了解中国,可以有很多视角。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从历史文化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记得我在高中读书时,都是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讲《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极限的概念。这表明中国感人就已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也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和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的演说,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日月之食的记载。从秦代到清末的二千一百多年间,哈雷彗星出现了二十七次,中国都有记录。汉代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和演示日月星辰的浑在仪。先秦的数学家提出了勾股定理。南北朝的祖冲之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中国的丝织、制瓷、冶金、造船技术很早就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明代朱载堉首创十二平均律,后来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中国的医药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特别是中国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直到十五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国人的这些发明创造,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相结合的理性光辉。
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它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而发展的,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进步的。中国人早就懂得兼取众长。以为己善的道理。汉、唐时期,既是经济繁荣的盛世,也是中外交流的盛世。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玄奘万里取经,带回南亚国家的古老文化。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把中华文化传向远方的国度。但是后来特别是清代晚期,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和中外交流。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振兴中华,努力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文明成果,并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今天,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开放局面。
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这里,我想就以下一些方面谈些看法,希望有助于诸位对中国的了解。
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中国历史上虽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各民族人民贪污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区域自治。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获得不断的发展。所有这些,为巩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是独立自主的传统。我们的先人历来把独立自主视为立国之本。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但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今天,我们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时,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解决如何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问题,而不照搬别国的模式。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我们采取独立自主的立场和政策。中国人民珍惜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也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的权利。
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我国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今天,专心致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更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我国的对外政策,是以和平为宗旨的。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别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们绝不会把自己曾经遭受欺凌的苦难加之于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将来中国富强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