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中资煤矿遭袭:领导交代工人不准动枪

赞比亚中资煤矿遭袭:领导交代工人不准动枪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网站7日通报称,本月4日,位于赞比亚南方省锡纳宗韦地区的科蓝煤矿发生中方员工伤亡的恶性事件,已造成一人死亡。

中国使馆照会赞政府,要求彻查真相,严惩凶手,切实加强对中资企业和员工保护。

据悉,目前赞比亚已逮捕12名涉案嫌犯,有些是煤矿工人,有些是村民,但直接造成中国员工死亡的嫌犯仍然在逃。

讲述

发工资的日子突然遭袭

科蓝煤矿距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约320公里,是该国唯一一个中资煤矿公司。矿区有中国员工七八十人,当地员工六七百人。4日该公司受到当地工人冲击,中国员工1死4伤。科蓝公司经理梅新培6日讲述了那个令人惊心的下午。

三四百人乘大卡车来到矿井

8月4日,科蓝煤矿发工资的日子。每当这时候公司都挤满了人,但是那天却一个人都没有,也没人来上班。“中国工人以为和以前一样,当地工人又罢工了,也没太在意。”梅新培说,赞比亚工人在科蓝煤矿时有罢工,主要就是为了涨工资。

今年7月,赞比亚劳工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新的政府最低工资标准。由于有了新规定,当地工人打电话给工会会长,要求涨工资。

8月2日,科蓝煤矿的相关人员与当地工会开会,谈妥了工资事宜,补齐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工资;已经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的工资,也适当有所增长。但是谈好之后,工会暂时没有去矿里和当地工人谈,打算过几天再去。

8月4日中午时分,中国工人吃完午饭,正要回去午休时,约三四百人坐着大卡车跑到矿井。“见到中国人就打,见东西就抢。”梅新培说。有一个中国工人正在房间睡觉,黑人把房间撬开,直接把他关到厕所,说:“你别说话,你要是说话就打死你。”

工人被矿车撞击身亡

当时,有5名中国工人被逼无奈,往井下跑。5人中有3个人提前跑进去,另外2个人落在后面,其中包括遇难的51岁江西籍工人和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

据称,当时这名小伙子本来跑在后面,催促这名51岁工人跑快点。该工人说:“我跑不动了,要不你跑在前面。”于是,小伙子跑前,该工人断后。

这5个人跑入矿井后,追赶他们的黑人并未随着进入矿井,而是在外面扔石头。据中国工人估计,51岁的工人可能被砸伤了,所以跑不动。然后,在矿井口的黑人将矿车推了下去,正好砸中在后面的这名工人。“当场就砸死了,太残忍。”梅新培说。

科蓝煤矿董事长徐建学表示,由于2010年发生过枪击事件,领导交代了中国工人不准动枪,因此这次中国工人不敢反抗。

目前科蓝煤矿已无法正常经营,工人情绪都不好,很害怕,都想着要回家。“一年三四次罢工,当地员工老要涨工资。”梅新培说。

动态

我使馆要求严惩凶手 12嫌犯被捕

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7日在通报中称,袭击过程中,所有中方员工都保持了最大克制,没有发生激烈对抗。事件导致中方员工1人死亡、4人受伤,并有2名当地员工受伤。

科蓝煤矿经理梅新培表示,遇难工人吴生崽,现年51岁,江西乐平人,是矿井带班。目前,公司已通知其家属。

中国驻赞比亚使馆于4日下午16时左右接到公司报告,接报后立即组织工作组,于次日凌晨驱车前往现场。同时,使馆还同赞外交部、劳工部、警察局等有关部门进行交涉,明确指出这不是一起单纯的劳资纠纷,而是恶性刑事案件,对中方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严重打击了中国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照会赞政府,要求彻查真相,严惩凶手,切实加强对中资企业和员工保护,确保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

赞比亚劳工部长沙曼达表示,赞政府对中方员工伤亡感到痛心,赞政府必将严惩凶手,南方省警察局将确保公司安全直至事件平息。

沙曼达5日晚发表声明称,已逮捕12名涉案嫌犯,有些是煤矿工人,有些是村民,但直接造成中国员工死亡的嫌犯仍然在逃。

链接

据《新世纪周刊》2010年12月的报道,2003年,赞比亚开放矿权。随后,科蓝煤矿董事长徐建学作为当时唯一的投标者,揽下了科蓝煤矿的采矿生意。报道当时称,科蓝煤炭是赞比亚“境内唯一正常经营的煤炭公司”。

不过,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科蓝煤矿的劳资双方“一直存在劳资纠纷”。

最严重的一次是2010年10月15日“赞比亚科蓝煤矿枪击事件”。当时,12名示威矿工被两名中方管理人员开枪打伤。按当初赞比亚警方发言人的表述,“事发时,工人们在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管理人员发生纠纷,管理人员突然开枪,致12人受伤”。但据媒体报道,矿场当时的市场经理将该事件称为“意外”:矿工们因受到“误导”,首先袭击了中方管理人员,无奈之下管理人员才开枪。

分析

再次警示中资公司

近年来,中资公司在非洲的劳资纠纷时有发生。对此,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表示,事态发生之后,要理性处理,不要把矛盾激化。

贺文萍表示,中资公司在非洲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是,搞好与当地人的关系,遵守该国劳动法和各种规章制度。另外,一些基本的工作条件也要符合要求。

至于中资公司和当地员工劳资纠纷的原因,主要是工作条件达不到标准和工资问题。另外,中资公司员工和当地人沟通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她说:“非洲国家的工会很强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和与雇主的谈判能力也很强。”

据《新世纪周刊》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2008年1月赴赞比亚实地调研时,就发现当地个别中资民营或个体企业漠视赞比亚劳动法,长期雇用临时工,雇工时间超过6个月(依法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由于临时工为非工会会员,无法通过工会组织要求正当权益,在劳资纠纷面前往往处于弱势,造成当地雇员心理失衡。”

“也就是说,中资企业在当地需要的不止是壮大实力,更应该尊重当地的法律。这样才能形成互相尊重的氛围,为避免纠纷助力。”专家分析称。

而横向进行比较,劳资纠纷不是中资企业的“专利”,不管是日本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还是一些矿业公司在秘鲁铜矿的采矿,往往都有劳资纠纷甚至罢工的新闻传出。但比较而言,相关的国际型企业在处理这类事件中往往有比较好的办法来解决。

“当地的华人机构、乃至大使馆等,都可成立相关的沟通机制,帮助企业与当地政府和员工进行沟通,消除隔阂。同时,相关部门和当地的华人行业组织可介绍当地的法律,让企业尽快融入当地的法律和文化体系。”专家建议。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