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贾康:扩大消费应着眼于满足基本民生需求

梅新育、贾康:扩大消费应着眼于满足基本民生需求

扩大消费需求,不仅对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未来中国能否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扩大消费,不可避免地涉及消费市场,包括消费政策、消费结构、消费文化等一系列因素。而价格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有观点认为,国内很多商品的价格都高于国外,原因是征收消费税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上述说法多半是因为比较对象选择不当和忽视关税、产业发展政策而造成的误读。”梅新育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收入和财富水平天然趋向分化,不同居民群体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差异很大。同时,梅新育认为,在开放经济体制下,如果不考虑“发展国货”等思想驱动下的行为决策,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天然更加倾慕发达国家制造或发达国家品牌的消费品,从西方名牌冒牌货的流行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开放经济将进一步拉大发展中国家居民群体的消费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用以衡量一国物价水平的标杆应该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等收入及低收入普通居民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价格,而不是少数高收入群体的消费价格。高收入群体占比很小,但收入和财富远远高于普通居民,以他们的消费作为衡量全国物价水平的标杆,将会造成严重的扭曲。

扩大消费,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消费文化。关于我国目前存在的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储蓄挤占了消费提升的空间,致使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采访中,有专家表示,消费储蓄比例关系失调,除了在我国人们有勤俭的习惯外,还有出于养老、子女教育费用等的考虑,从而将部分消费需求延后。所以,扩大内需还应辅以必要的改革,让人们解除后顾之忧。

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努力赶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遏制国内居民对进口奢侈品的消费,提高资本积累,实现经济赶超目标,多位专家都表达了要通过设置关税等进口壁垒限制对进口奢侈品的消费。梅新育认为,初级产品进口壁垒应低于制成品,零部件进口壁垒应低于整车整机,奢侈品进口壁垒要高于中低档消费品。即使是外资在国内设厂生产的产品,理想的状态也不是让它们把高中低不同档次市场“通吃”,而是要能够给国内民族产业留下生存的空间和赖以起步的“根据地”,让民族产业能够从较低档产品起步,逐步壮大,最终能够与西方企业、西方品牌较量。

由于这种发展导向的进口壁垒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欲望相悖,能否有效做到这一点,决定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赶超的成败,也是衡量一国政府行动能力的重要标杆。“从这个角度看,法国、美国制造的服装在中国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在其母国的价格,表明了中国产业发展政策的成功。”梅新育说。

在进一步完善消费税方面,如何合理引导生产与消费,如何具体设计完善方案,提升税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回答是,如果淡化“奢侈品”概念扩展到中高端消费品方面寻求合理化,则进一步优化调整消费税还是有空间的。对真正的奢侈品实行何种税收制度,不能只着眼于“金字塔尖”的经济小账,还要考虑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心态的健康化。

“总体来看,今后我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应当是适当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积极稳妥提高直接税比重,实现结构性减税与结构性增税的优化平衡,从而建立一个既能满足政府财力正常需求,又能适应经济变化、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要求,满足优化分配格局等社会迫切需求的税收制度体系。”贾康说。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