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为速记实录,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一、我国内贸面临的四大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内贸或者商业的基本职责。这一点过去我们强调的不够,现在要进一步强调。要扩大消费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直接增大消费的比重。不直接解决低收入群众的收入问题,经济就很难发展,可以这样说扩大内需是一句空话,而且这部分要实打实的从工资,从税收两个方面来解决,不是虚的,不是通过转弯抹角来研究这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是要发挥商业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流通,解决设施的建设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商业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第三个问题是要增加有效供给。我们很多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要考虑多层次消费需要的问题。我们有一个“一二三”,有两个“八九十”。我们强调“一二三”,但是不能忘记“八九十”的问题。
所谓“一二三”,“一”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贡献率是第一位;“二”就是我们的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再两年以后就赶上了;“三”就是进出口贸易总量是世界第三位。
我们要研究“一二三”,突出“一二三”,肯定“一二三”,这是改革的成果,是我们的成就,是我们进步的标志。但还有两个“八九十”不能忘记,而且要下大力解决。
所谓“八九十”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八九十”,“八”是我们还有八亿农民。尽管现在已经变化了,从农村跑到城市来了,但是这些低收入阶层没有解决。如果按照现在联合国的标准人均一天消费一美元的话,我们还有四千万的人口处于这样一个阶层。如果按照一天1.5美元消费的话,我们还有一亿五千万是这个阶层。不论城市生活水平多高,有多少百万富翁,多少亿万富翁,但是这一部分人的生活不解决,中国不会从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不会是发达国家,这是一个标志。按照记忆学原理来看,就是木桶效应来看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这个木板多长就决定了这个木桶的存量。从这个角度看,八亿农民的生活是我们是否成为经济强国的标志,也是能不能由生产大国进入消费大国、由贸易大国进入贸易强国、从经济大国进入经济强国的一个标志。“九”是我们当时提出来的全国人均消费额才900美元。现在已经达到一千多了,但与美国的三万一千六百美元相比我们是人家的三十几分之一,这决定了我们市场的商品结构、消费能力和市场流量。“十”是我们的人均GDP在世界范围内是排105位,我把它简化为“十”。作为经济决策,这个“八九十”是不能忘记的。
第二个“八九十”,“八”是我们市场的商品和服务80%没有得到充分的开拓。譬如大家都说我们进入了老年时代,60岁以上一亿六,80岁以上的还有两千多万,这一部分产品和服务,我们现在与世界先进国家比仅开发17%,还有83%的老年白发市场的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九”是我们现在进入世界500强的90%是垄断企业,是国有资本,民营没有得到发展。“十”是我们的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应该说还十分落后。
第二个任务是转变发展模式。在今年之前,国家就提如何转变增长方式。今年开始特别是五中全会非常强调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这不仅仅是量的增长问题,而是一种质的调整。这个质的调整关系到我们对新领域的开拓,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个任务是要构建商贸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中心的问题叫商贸,商贸怎么发展,我们面临着新的问题。每一个商贸企业都应该为自己提出一个新的任务——我为构建北京的商贸中心城市应该做什么。王府井这条街要成为商贸中心的示范街,不是百货大楼的一条街,这种转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进行解决,所以我提出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要卖世界。世界一流的、二流的名品能够在这里积聚,这是作为一个商贸中心城市必须具备的。第二句话是买全国。人家来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可以买全国的商品。第三句话是养传统。把老字号的产品发扬出来,现在已经有了北京一条街,能不能进一步做精、做实、做美,构成一个新的景点。第四句话是创京牌。现在北京的品牌没有很好的。可以说,北京构建世界商贸中心的任务繁重,每一个商业、服务业都必须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第四个任务是商业自身要进一步做强。北京国有商业都面临着一个新的改革、新的创新问题。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条件限制,甚至说我们手脚还没有放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