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鉴:保持对能源消耗的克制态度
首页> 案例> 正文

印度之鉴:保持对能源消耗的克制态度

1991 年经济改革之后,印度保持快速崛起势头,主要靠IT、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来推动,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承包软件设计赢得了“世界办公室”的美誉,成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高科技人才资源仅次于美国。相比较印度来说,中国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无疑对能源的依存度更高——我们更需要学习印度,保持对能源消耗的克制态度。

印度大停电发生之后,中国国家电网紧急开始了全国电网安全大排查,业内专家开始召开各种研讨分析会议……各种“前车之鉴”的总结纷至沓来,然而,更多的借鉴只停留在了如何做到不停电的技术改进,对如何正视事件中的核心“电力”能源保持了集体的“沉默”。

7 月末尾,印度发生大停电事件。

公开报道显示,印度全境近一半地区供电中断,逾7 亿人受到影响。此事件后,对印度基础设施落后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印度问题专家楼春豪的话来说,这只是牵出了印度基础设施状况的"冰山一角"。

那么,印度大停电事件之于中国,之于中国企业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停电后的印度

在上世纪的90 年代,印度曾发生过因为洋葱价格过快上涨而导致政府倒台的事件,不过,这一次恐怕不会复制历史。

在楼春豪看来,此次停电事件不会引发印度大的政策调整,甚至也不会触动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有大的改善。

楼春豪说,媒体报道7 亿人受到影响,其实受影响人数估计不会超过这个数字的一半。"在印度有一半的人用不到电,而此次停电的北部地区又是印度的贫穷落后地带,这一比例会更高。"

"洋葱涉及到每个家庭的利益,但就电来说,有近一半庞大人口群体本身就用不到电,此次事件不会影响这部分人的生活,当然也不会影响这一群体的选票。没有电用不了电视,极有可能这一群体连停电这件事也无处知晓。"

此次大面积停电被认为是印度11 年来最严重的停电事故,言外之意,印度早前曾经历过更严重的停电事件。另外,此次停电是在特殊的自然状况下发生,今年的5、6 月份,在新德里温度超过40 度的有45 天,往年大概30 天左右,再加上降水少,农业用电增加,整体用电需求较大。

"即将要面临2014 年大选,而大选之前政府一般都不会出台大的政策改革或是调整。大停电事件之后印电力部长当天就被提拔,被广泛诟病,但这背后是政治的较量。”

其实,印度政府方面早先就有认识:基础设施薄弱和农业不发达是制约印度长远发展的瓶颈。发展经济的实践中,落后的基础设施常成为印经济增长目标无法实现的重要因素,印政府曾多次出台改进基建的设想,尤其是本届辛格政府,但最终夭折居多。

今年6 月,辛格总理发表演讲还强调说,政府将通过扩大港口、公路和电厂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来刺激该国经济增长。

当天,辛格还勾勒这一规划的细化方案:截至2013 年3 月,政府将新增港口建设投资项目规模约为63 亿美元;斥资36 亿美元用于铁路轨道升级以及新建机场;另外,在未来12 个月内,政府还将新修9500 公里公路和增加约18000 百万瓦特的发电能力。

楼春豪说,目前来看,辛格政府的计划还很难落实。印度是联盟政府,中央政府由多个政党构成,而任何一个党都可以牵制政府,政府政策执行面临各种制约,导致拨款等具体事项无法推进。另外,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征地、拆迁等矛盾非常尖锐,政府在这些方面碌碌无为。

“虽然印度的中上层对中国的发展很是赞赏,他们觉得中国能够做到,印度也应该能做到,大家都想改变,但现实中一旦触及到自身利益又不愿意改变。”

在印度,媒体由大集团控制,加强基础设施与大集团的利益吻合。停电事件之后,印度国内舆论一片骂声,在印度的英文言论中,印度受教育水平最高的民众群体批评政府,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竟然在全世界面前丢脸。尽管这些群体具有话语权,有一定的影响政策的能力,但多年来对基础设施的设想仍停留于呼吁的阶段。

“作为政府,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执政,考虑的是选票。有时经济改革推进过猛过快,会损害中下层利益。目前来看,停电事件的影响还不足以撼动印度当局冒险出台重大举措,除非出现能影响到政府执政的社会事件。”

“破烂衣服”的壮小伙

曾经有学者将印度比喻成“穿着破烂衣服的壮小伙”,不光电力设施,交通运输、卫生、灌溉等基础设施的配套都与其崛起大国的形象不匹配。

从新德里,到泰姬陵,再到斋浦尔,这是印度著名的名片——旅游三角区。然而,新德里到泰姬陵约莫250 公里的路程,便需要5 小时的车程。来这里的游客,为了避免堵车,一般早上五六点钟便出发,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来。这便是印度公路的路况。

英语、议会和铁路,这是英国人在印度留下的三样东西,印度人一直对此引以为傲,认为这是印度快速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基石。然而,坐惯了高速列车的中国专家坐在印度火车上难免有些不适应,楼春豪说,即便车速较快的时候也只有一百公里左右。

不过,车速缓慢并未减少事故的频发,安全问题成为印度铁路最受诟病的地方。主要原因是铁路的年头太老,且从未经历过全面彻底的整修。铁路系统的管理也相当落后,很多地方仍靠人力信号疏导交通,加之铁路的弯道和路口众多,安全隐患比比皆是。

“印度火车站的普通候车大厅座位很少,很多旅客都席地而坐。连接各个月台的廊桥很是简陋和古旧,常常看得见神牛、流浪狗、乌鸦和老鼠在月台和铁道上游走觅食。每条铁道旁边都设有一排密集的水管,用来给列车装水。”在一篇名为《铁轨上的印度》的文章中,这样描述印度的铁路状况。

印度铁路的拥挤和混乱也是出了名的。印度媒体曾写道:一般人根本上不去印度的三等车厢,即使是上去了,他也下不来。在铁路沿线经过,总能看见有乘客挂在车厢之外,有的还坐在火车顶上。

而印港口也并不尽如人意,一直面临严重的货物拥挤问题。楼春豪说,不仅贸易中大货物运输一直有大量的库存在港口,而且很多港口的安检基础设施也很薄弱。很显然,“经济要发展,道路要先行”的实践经验,在这里不被重视。

此外,在过往印度的外国人看来,这里的“饮用水”也让人颇难忍受。在印度,即便是像新德里这样的大城市,地下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就在本千年之初还出现过以印度命名的饮用水病毒。

印度普通家庭一般都装有两个水龙头,一个是“过滤水”,另一个未经过滤。楼春豪说,从未经过滤的水龙头流出来的水,肉眼便能看到浑质,而即便是“过滤水”,水质也抵不上中国家庭里的自来水。外国人来此一般都是饮用矿泉水,印度的有钱人家里也会自己安装过滤机。

“中国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制造业先行的路线,而发展制造业势必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比如道路、物流、电等等的配套;而印度走的是第三产业领先第二产业的发展路线,家政服务、科技、电影等第三产业相当成熟,但这些产业对硬件要求很低。”楼春豪说,印度目前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民用工业落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所走的发展道路。

长期研究印度的他看来,其中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印度这个国家的民族性。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对改变命运有着强烈的迫切感,相比较而言,印度人对物质的要求并不是很强烈。印度是几大宗教的发源地,精神层面非常丰富,而对物质层面的要求并不强烈。“在夏天,印度人就是直接在树下一躺乘凉,而不会想着修个遮阴的地方。”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