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最美”: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不久前,由网民推荐、超两亿人次点击的“最美警察”评选活动落下帷幕。以身殉职的派出所长、跳下铁轨救人被轧断双腿的“90后”学警、20多万次抱送上下学儿童的民警,每一个“最美瞬间”中,都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近年来,除了“最美警察”,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等层出不穷。蔚为壮观的“最美”现象,成为道德领域的一个关键词。

有人说,中国现实的多面性令任何简单推断都站不住脚。在道德世界,“复杂中国”体现得淋漓尽致。18个路人的冷漠与陈贤妹的善良、“范跑跑”的自我与张丽莉的利他、郭美美空虚的手袋与周江疆救人的身影,一起构成了五味杂陈的道德生态。

这里边铺染着转型期道德困惑的底色。当经济发展风驰电掣,当物质潮流席卷而来,当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在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心灵不断经历着过山车式体验,震荡与阵痛由此而生。从三鹿奶粉到扶老难题,屡屡触动道德痛点,引起全社会深刻反思。

历史上,转型期的社会巨变,曾让先贤发出了“礼崩乐坏”的浩叹,也让作家顿生“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感慨,在今天“最美”与“最牛”交织而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时代最为深切的道德之问。一个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如何划出一道向上的价值曲线?一个数千年诗礼相传、厚德载物的民族,如何在现代化潮流的激荡中守望精神家园?一个努力为幸福生活打拼的人,如何给心灵一个栖居的角落?

正是在不无迷惘的道德求索中,一个又一个“最美”人物带来了令人振奋的答案。白方礼老人以风烛残年奋力“蹬”出了许多贫苦孩子的未来,诉说着“陌生人社会”的古道热肠;“油条哥”倒掉复炸油炸出“良心油条”吸引顾客,摆脱了“理性经济人”的逐利误区;“信义兄弟”生死托付接力还薪,激扬起市场经济所呼唤的诚信力量。他们破解着一些人以为无解的道德难题,燃亮了转型社会的道德之光,化为道德图景中最为醒目的主色调。

面对“最美”现象,也有人疑惑:没有豪言壮语,也罕有惊天壮举,朴实无华的“小人物”为何却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这是因为,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求真、向善、尚美是人类的本性。这更是因为,“最美”反映的是普通人的行为选择,展现的是普通人的责任担当,回答了“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听从“不忍人之心”的召唤,遵从“心中道德律”的指令,人们内心向往的道德正能量,出现在荆江之畔搭救溺者的人链中,出现在北京暴雨之夜守望相助的人群中,也出现在开门迎接快递小哥的一声问候中,出现在公交车里为老人孕妇让出的每一个座位上。“最美”的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全世界的黑暗,都挡不住一根蜡烛的光明”,千百年来,正是在如此坚定的信念指引下,人类不断延续向上成长。面对时有阴霾侵袭的道德世界,我们更加需要像“最美”者一样,用自己的光热去温暖他人,照亮通往美好未来的前行之路。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