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

在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

三、深入吃透、认真研究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若干重大问题,奋力开创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在于结合我县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找准创新突破口。要立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富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把中央、省委和州委的要求与富宁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的科学思路和有效措施,真正使党的十八大精神成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精神动力。

(一)要在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我国发展时间表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总目标、总要求,明确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具体来说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接近80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接近4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接近12000元。从目前来看,富宁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面临较多困难和较大差距。2011年,全国人均GDP已达5432美元,全省人均GDP达3000美元,全州的人均GDP 1800美元,而我县的人均GDP 仅1594美元;我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0元,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州同期少6380元、3146元、1258元,与全国2020年的目标相差24000多元;我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793元,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州同期少6433元、3217元、71元,与全国2020年的目标相差8300多元,我县与全国全省和全州的差距显而易见。我们一定要对照全国全省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新要求,深入系统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到2015年末,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一番,使地区生产总值达6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预计完成5860元,同比增长54.5%,预计到 2015年将突破10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预计完成17868元,同比增长15.8 %,预计到 2015年将达25000元以上。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以上,追赶上全州平均水平,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五项具体要求和部署,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报告新精神和省委、州委的要求,结合富宁实际,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上迈出坚实步伐。一是要研究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找准薄弱环节,在有比较优势、有潜力的工业发展领域,探索调动工业发展积极性的突破性举措,使富宁新型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二是要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继续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做强做大甘蔗、油茶、八角三大农业龙头品牌,兼顾速生丰产林、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把富宁建设成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三是要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保障措施,加快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品消费等产业发展,切实繁荣现代服务业。四是要研究边境民族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发展问题,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扶持措施,争取各方更大支持,促进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对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要能快则快。对于少数特困群体要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做好以山瑶为代表的石漠化地区扶贫攻坚,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各族群众。五是要加快推进具有富宁特色的城镇化进程,切实转变城乡建设用地方式,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着力构建城乡互动、区域协调、多点支撑、多元发展新格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政策措施,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总之,要通过深入调研,为我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好招、出实招。

(三)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以改革者、发展者的声音唱响了变革创新的主旋律。强调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必须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报告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确了各个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全力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努力实现赶超目标,必须依靠解放思想、依靠改革开放。一方面,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的要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寻求突破,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林权改革、金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要按照报告提出“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的要求,结合省桥头堡建设、州新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富宁连接粤桂通沿海“咽喉要冲”的优势,推动富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因水而兴、因路而发、因工而富、因商而活”的目标,努力将富宁建设成为云南通往粤桂重要门户。要认真研究我县与其他省区和县市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沿边开放等问题,着力在新兴产业布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道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富宁在全省桥头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把富宁建成云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示范区、云南面向沿海发达地区重要的新增长极。要切实加强沿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把田蓬口岸打造成为国家和省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不断深化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和区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四)要在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提出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七项重点任务。我们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几个问题:一是重大制度上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二是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依法治县。三是落实具体方针政策上要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对于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法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方面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研究行之有效的贯彻途径和办法。四是重点研究提出新形势下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更为有效的新方式新方法,把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努力把富宁建设成为全国边疆巩固、民族团结模范县。

(五)要在文化强县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内容和内涵,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重大论断。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当前,要结合富宁实际,认真研究如何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到推进我县民族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在打造“坡芽文化品牌”文化名片上下功夫,积极组建坡芽合唱团,拓宽民族文化推广、宣传和展演形式,积极申办中国情歌节、壮族珑端节等少数民族文化节日,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打响坡芽文化品牌,全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六)要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富宁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作出新阐述,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清楚地表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并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们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一系列重点工作:一是认真研究群众高度关注的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突出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二是要认真研究群众增收问题,特别是要研究如何抓住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重大政策机遇,创新扶贫开发举措,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收入。三是要认真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快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着力健全我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四是要认真研究提出一些更有针对性、更有突破性的民生保障政策,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幸福感。五是要在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更具科学性、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七)要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再一次升华。我们要按照“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认真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县生态文明水平的思路和办法,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研究节能减排与工业发展问题。要在发展中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实现和谐发展,同时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使良好生态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要研究重点区域环境治理问题。在石漠化治理、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重点河流湖泊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经济社会各领域节能减排等问题上要认真研究,进一步细化措施。三是要研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问题。目前,我县防灾减灾能力仍然非常薄弱,需要针对自然县情特点和人防物防技防薄弱的实际,进一步深入研究加快建设防灾减灾体系的有效措施。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