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年人熟悉的语言和方式普及党史文化

用青年人熟悉的语言和方式普及党史文化

最近,大家都在学习十八大报告,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我们的党史教育有很大关系。现就此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大家知道,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父辈创造的优良传统,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是感同身受、有深切体会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包括我们经常说的“80后”、“90后”都成长起来了。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人,这与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我在现场聆听了讲话,当胡锦涛同志说到这些话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我们每个人都有从青年成长起来的切身经历,我觉得不要把我们的“80后”、“90后”概念化,他们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希望和骄傲,是我们可以信赖、依赖的力量。

他们确实有一个不足,就是对革命历史和传统缺少了解。但这个不足不是他们造成的,恰恰与我们党史工作者工作做得不够有关,我们还不太会用他们所习惯的那些鲜活的语言搞教育,不太会运用一些新兴媒体、新兴业态,比如动漫、手机网络、微博等等。这些都是年轻人非常熟悉、运用娴熟的手段和工具,但是我们对这些东西很陌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科盲”。从这个角度来讲,责任恰恰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学会用青年人熟悉的语言和传播方式进行生动的党史教育,让党史鲜活起来、形象起来,把党史的内容变成可敬、可爱、可亲、可接受的东西,让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接受,这其实就是党史文化。如果我们的党史能够从书斋里、课本里、党史学问家的学术语言中走出来,走进寻常百姓之中,用鲜活的语言、新鲜的形式,包括微博的方式、动漫的形式,真正形成一种文化,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就会很大。

其实,党史文化有很强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其中渗透着老一辈革命家、无数先烈的追求。在革命战争年代,生活那么困苦,饭都吃不上,觉也睡不好,衣服也穿不暖,并且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在那种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还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是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为中华民族子孙万代造福、负责的精神鼓舞着他们。这些精神非常可敬。

因而,我们党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真正从年轻人的想法中寻找进行党史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这样我们就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奉献力量,使其在青年人群中扎根。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