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013寄语:经济增长与深化改革

专家2013寄语:经济增长与深化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李扬:

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201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超过8%,通货膨胀率可能微升至3%-3.5%。

未来5到10年,我国经济将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逐步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根据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模型预测:2011年-2015年,我国潜在增长率约为7 .8%-8.7%;2016年-2020年,降至5.7%-6.6%;2021年-2030年,进一步缓慢回落至5.4%-6.3%。我们称这种减速是结构性的,主要指的是,就经济结构而言,我国的制造业就业率已达峰值,经济增长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服务业部门的发展,而在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制造业。就生产要素结构而言,我国劳动力的增长率已经趋减,经济增长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资本和技术进步,而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一直是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弊端。根据对G D P的非农就业弹性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关系的分析,2013年-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若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就能保障城乡就业基本稳定。

未来5到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宜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所谓“稳速”,就是将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潜在增长率区间并依据它的趋势变化进行增速目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绝不刻意追求超越潜在增长率。所谓“增效”,就是要尊重经济规律,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可持续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并借此改善收入分配,防范金融风险。相应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当从行之多年的需求管理,全面转变到以完善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供给管理上。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2013年,大家对改革突破寄予厚望。与过去相比,未来几年改革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转型与改革高度融合在一起;改革面临着的利益矛盾更为突出;改革的时间和空间约束增强。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们说“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就在于我国有着以城镇化为依托的巨大内需潜力,有着转型与改革的巨大空间,以及由此形成的重大战略机遇。2013年的改革已到“窗口期”,倒逼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

2013年,是启动全面改革的关键之年,需要从中长期目标出发谋划改革全局:尽快形成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实现重要领域改革的突破,比如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实现垄断行业改革、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新突破,推进政府转型与改革;开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治建设、文化发展、社会转型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新局面。这就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需要地方层面的改革试验和允许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尽快成立中央层面的改革协调机构,出台中长期改革规划,合理选择改革的主攻方向和优先顺序,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主动有序地推进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刘迎秋:

康泰盛世年头好,疾速飞驰又一年。2012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难忘的一年。面向2013年,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不仅需要有能够凝聚更多更好智慧的“顶层设计”和政府的有效调节,而且需要有全体国民的积极参与、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和市场的充分发展。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存在,又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还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更要充分认识和切实看到我国国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职业能力、文明水平)还迫切需要有一个较大提升这一基本现实。“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让我们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思想的引领下更加奋发向上、迎接更大成功吧!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